咸宁日报——碧水青山入画来——通山强力整治突出环境污染工作走笔

(记者 马丽 通讯员 徐世聪  郭细军)去年6月,通山县出现区域性环境污染,影响了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其中,被省环委会、市政府重点督办的重点环境问题有15个,整治突出环境问题成为通山县政府工作的重点。

一年来,曾经被怨声载道的垃圾填埋场、九宫山保护区矿山、富水湖违规养殖等区域污染问题整治得怎么样?效果几何?近日,记者走进通山县,对此一探究竟。

垃圾填埋场:重建,科学环保

7月28日,记者沿着通山核电公路通大段来到一个叫凉亭岭的山窝里,该处分布着通山县最大的垃圾填埋场。

该场始建于1992年,总面积约35亩,由于始建时限于资金、技术等原因,没有建设防污设施,属于简易填埋,随着每年垃圾沉积,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沙堤村位于该处垃圾场的下游,村民方宏校对长期以来的污染记忆犹新:“每到夏天,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蚊蝇飞舞,我们都叫苦连天。”

同行的县环保局长曹经久介绍,该垃圾场污染问题于去年7月,被省环保督察组列为挂牌督办的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的核心步骤是封场、雨污分流和恢复植被。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修的截洪沟纵横交错,一个个沼气排放管道林立如笋,大型挖机正挥臂作业,运输土方沙石。“经过前期的施工,垃圾填埋场已被封闭,目前的整治重点是开挖截洪沟,使雨水和渗滤液分离。”工作人员成厚栋说。

站在防渗钢筋混凝土大坝上往下望,只见坝体斜坡铺装大面积的白色防渗膜。“整个垃圾场封闭后,后期还将在回填的土上植草植树,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成厚栋介绍。

据悉,该县整合2300多万元在原址上建设一座科学环保的新垃圾填埋场,建设内容包含防渗管网及垃圾渗滤液防渗处理等八个主体工程。目前,新垃圾填埋场建设完成,开始试运营,用于运输渗滤液的管道也全部架设完毕。

“全新的垃圾处理系统每天处理城区生活垃圾235吨、垃圾渗滤液180立方,沼液处理全部达标,彻底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曹经久高兴道。

九宫山矿山:封矿,复垦复绿

当日下午,记者驱车沿着九宫山西线进山,行驶一段时间后,到达九宫山自然保护核心区原富家山矿区范围。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上爬,只见路两旁被开挖的山地已经种上了马尾松、紫薇等植物,长势好的树苗已经有拳头粗。站在高处远望,只见附近几座裸露的山体,都种上了绿色植物。

据悉,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面积达13456.4公顷,森林覆盖率81.02%,是幕阜山系生物核心和精华,由于历史原因,保护区内有6家企业开采硅石矿。近年来,这些企业开山炸矿,挖绿取石,造成岩石裸露,山体被毁,破坏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引起了国家环保部和省市的高度关注。

该县把风景区环境整治列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强力推行整改。记者从矿山整治项目指挥部看到了一份整治备忘录,上面写着:

2016年4月,组织国土、林业、安监、公安、电力、环保等单位实行联合执法,对6家矿山进行全面关停,8月全部拆除。

2016年8月,组织机械开展复垦,矿坑回填,11月全面完成6个矿区复垦工作,累计复垦1500亩。

2016年12月,开始植被恢复,分两期进行复绿,目前,已栽种绿色苗木20余万株,播撒草籽400亩.

2017年6月,经市林业专家认定,造林成活率88%以上,评定复绿工程达标合格。

九管局副局长黄朝信告诉记者,这6家硅石矿开采企业,在2007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得批文以前就注册登记,对县域经济贡献了税收力量,但他们触及到了生态保护红线,破坏了生态环境,就应该关停整治,恢复环境,保持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荣誉和底蕴。

据悉,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治理工程投入1500万元。目前,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有望明年开始恢复植被。

富水湖:拆围,退渔还湖

富水湖是通山的母亲湖,湖光山色,景色迷人。富水水库始建于1959年,需水量17亿立方米,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富水建坝成库时,7万移民就地湖边安置,人们傍水而居,山上种桔,山下养鱼。

长期以来,库区群众为了生计在湖面上发展网箱养鱼,据统计,全县网箱养鱼涉及5个乡镇1024户,网箱4.6万余口,侵占湖面215万平方米。

县水产局局长成忠兴回忆道,去年上半年高峰时,富水湖面密密麻麻都是网箱,不仅阻碍了航道,破坏了水质,从长远看,库区的渔业、旅游、发电、灌溉、调蓄等功能更是无法正常发挥.“再不整改,富水湖将变成‘穷水湖’!”

去年8月起,一场拆网还湖战役在富水湖区域正式打响。

7月28日,记者乘着汽渡船,行驶在慈口乡区域的富水湖湖面上,只见碧波荡漾的湖面,再也不见网箱围汊的踪影;清风徐来,满目青山让人心旷神怡……

成忠兴介绍,该县投入财政资金7000万元,按照竹架网箱每平方米补15元、钢架网箱每平方米补30元、围汊每米补偿200元的标准,实行以奖代补;扶贫部门对全县拆围养殖户后续发展产业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对照转产思路、发展要求,对他们进行转产帮扶,确保拆围后渔民生产生活稳定。

“本着‘一户一奖补、一户一扶持’的有情操作,富水湖拆围任务,已于7月初全面完成,库区渔民基本实现了上岸。”成忠兴说,这场“绿色战役”的胜利,不仅使富水湖的环境得到了彻底好转,更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