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患病前的古松始终苍翠欲滴(2006年摄)
图为如今古松患病针叶大片枯黄
图为专业人员释放花绒寄甲
图为政府为古树搭起遮阳网篷
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镇彭家垅村有一棵马尾松,树形特别,虬枝伏地遒劲如蟒,被称作卧龙松。
此树为林业部门挂牌保护的国家二级古树,也是九宫山景区著名景点之一。今年8月间,这棵古树的针叶竟慢慢变黄,大面积呈枯死状。当地村民心急如焚,迅速向政府求助,省市县三级林业部门专家赶往现场,对古松展开会诊抢救。
眼看这棵长了400多年的古松奄奄一息,当地村民心痛不已。村民们向楚天都市报记者表示,只要有人能将这棵树救活,全体村民愿捐款为他打赏。
400年卧龙古松炎 夏遭遇虫害奄奄一息
该树位于九宫山镇彭家垅村上杨湾的湾头,就在106国道边。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这里,见上杨湾背山依着国道而建,在该湾村背后的一座小山包上,有脚手架搭起的一顶巨大遮阳篷,篷下便是这棵卧龙松。
沿村湾的小巷上山,可见村民用石头已将山包一层一层地垒起。村民说,这是为了保护树根。这棵树不高,但树干粗壮需两人合抱成圈。
树离地约两米高处开始分枝,向南北方向如蟒蛇般展开,遒劲有力,南北展幅达20米,远看恰如蟠龙卧地。大树树干上挂着林业部门的保护牌,上面写着:国家二级古树,马尾松,树龄400年。“每天出门都会先看一眼这棵树!”村民杨玉诗今年49岁,他告诉记者,这棵树在他们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大家都非常喜欢这棵树,为了保护这棵树,每次下雪他们会给这树搭许多撑子保护。逢年过节时,村民都自发上山巡查,防止有人悄悄到树下祭祀,烧坏树干。
楚天都市报记者看到,树身上有许多虫蛀孔,而树枝上的针叶几乎全都变枯黄。枝干上有“嘎吱嘎吱”声音像从四面八方传来,更像每个枝上都有,树上不时落下虫蛀咬的粉末,让站立树下的人不敢仰望。村民们说,古树患了病,树干里长了坏虫子,每天不停地啃咬,造成树叶枯死。
记者试着用手拍打遭虫咬过的树枝时,嘎吱啃咬声立即停止了。
省市专家来会诊 为树搭篷释放花绒寄甲
村民们介绍,今年8月8日左右,他们出门干活时,抬头发现这棵古树有部分针叶发黄。村民感觉不对,立即找到村支书反映,村支书迅速上报九宫山镇政府及林业部门。镇政府高度重视,镇林业站站长成献忠紧急赶往现场查看后,向县森防站求助。
县森防站负责人赶到现场,判断该树主要是因今年持续的高温干旱气候,加上病虫害侵蚀而造成。林业人员观察到树干上有天牛的刻槽和蛀孔,树身里的虫应是天牛。森防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天牛的成虫会在松树皮上刻槽产卵,孵化的幼虫钻入松树韧皮部和木质部啃食,如此破坏松树的营养传输系统,造成松树脱水,进而让树枯死。
该站进行药物治疗,给树打吊瓶输营养液,并挂出天牛诱捕器。遗憾的是,古松树的病仍未见好转,他们向咸宁市相关部门并通过市里转向省林业部门求助。
8月24日,省林业厅派出森防专家到达上杨湾现场进行诊断救护。省市专家提议,一是搭建遮阳篷防古松遭暴晒,二是不断喷洒水雾保住水分,三是释放天牛的天敌昆虫——花绒寄甲。
28日,县森防站带着专业公司人员再次来到现场,在古松身上释放了30头花绒寄甲成虫和1000粒虫卵。现场专家称,花绒寄甲是天牛的天敌。
29日,森防站又会同九宫山镇政府实地进行救护,运来楠竹搭建起巨大的遮阳篷,并再次加挂2个天牛诱捕器,雇请专人每天早晚各一次,对整个树身喷雾保湿。
情深意长说古松 村民要悬赏寻救树能人
站立古松树下,凉风习习。74岁的村民杨前柏抚树叹息,他说山这一带住的都姓杨,祖辈在600多年前从浠水迁来,这棵树就是那时栽的,“按照族谱,它已有600年历史了”。村里祖祖辈辈都护着这棵树。卧龙古松也守护着村庄,看着他们一代一代生生不息。
杨前柏老爹说,自他记事起,树就是这么大,长在路边成一道风景,常有游人停车上山来参观,画家为它绘画,诗人为它赋诗。曾有人想出高价购买,但被村民拒绝。古树收录在《通山县志》中。
有村民翻出杨家族谱,上有清代进士杨保田于光绪三十四年为这棵树写的诗:苍苍盘郁万年松,一种菁华虎膝钟;鬼影婆娑园大盖,虬枝屈曲荫全宗;烟云绕干龙鳞老,风雨鸣涛鹤梦浓;每值岁寒贞晚节,芳心何受大夫封。“这棵树就是我们村湾的不老标志!”在外经商的村民杨财义拿出一张发黄的照片说,卧龙古松看着他们长大,承载着他们童年的记忆,他们曾一起在树上玩耍,偷吃父辈们晒的花生。夏夜坐在树底下,听大人讲五湖四海的故事。如今在外闯荡,拖着疲惫身体回来,到树下走一走,心中愁绪一扫而空。“谁能救活这棵树,我们捐款打赏!”上杨湾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有村民询问树的状况。看着树叶日益变黄,村民们无不焦心,最后一致提议,只要有人能救活树,全村人将共同捐款打赏这位能人。
来源:楚天都市报 记者 周鹏 通讯员 夏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