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趣谈之—— 宝石

闯王镇宝石自然村,是个闻名鄂赣毗邻地区的明代古村落。据《舒氏宗谱》记载,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舒氏先祖从江西迁居宝石开基立业,便繁衍迅速,人才辈岀,人丁旺盛。村间那纵横的古巷,错落有致的古宅,栩栩如生的石雕、砖雕、木雕,明代给事中舒宏绪的“行意草堂”;清代知县舒道宏的陋室“官厅”;清代武贡生舒习锥、国医舒善云的“仁德堂”,有的时过600余年,有的己近300年,但至今保存完好,古风犹存,1992年被国家列为首批古村落重点保护单位。该地因村口一块“宝石”而得名,如今,村口的“宝石”早已荡然无存,但神奇的宝石传说却脍炙人口于乡间。

 相传明嘉靖年间,村里有对年逾花甲无依无靠的老年夫妇,年轻时做了很多修桥铺路,解难助困的善事,年老时因无子女,只好以打草鞋为生。一个初夏的深夜,一场突至的暴风骤雨,掀翻了老俩口赖以梄息的草棚,他们行至河边的青石板上,对天号叹,准备双双投河自尽。正当他们准备扑向洪流时,忽然被身后一双大手分别抓住,并传来慰籍之声:“二老不必寻短见,你们一生为善,有福还未亨,脚下是块宝石,可毎天来此石打草鞋,可拾得银钱兴家养老。” 当老俩口回头观看时, 却不见人影, 便认定那人是神仙。缓过气来时老俩囗遵嘱而行,毎天天一亮就提着草鞋耙(编织草鞋的架子),担着稻草竹箬麻片来到石板上,老汉揉草捣箬,婆婆搓绳编织,毎天有些草屑断绳撒落石上。可当老俩囗第二天来到石板上时,除了有些许碎银铜钱外,石板干干净净,好象被人扫过。仅年余时间,他们就靠毎天早上从石板中拾到的碎银和买草鞋的钱建起三间小瓦房,过起温饱安宁的日子,村里人都认为那是方宝石。

   无独有偶。老俩囗发家青石板的故事还在相传的明嘉靖四十一年(1563年),村里有户穷人家于深冬的一天生下第四个孩子,父母因无力供养,于夜间将孩子弃之石板上。大冷的冬夜北风呼号,寒霜掩地孩子却安详酣睡至次日早晨,幸被本村儒绅舒良彦抱回家作为孙子养育,并按辈份为其取名舒宏绪,亲目督教,日不离身。舒宏绪及至五岁,舒良彦从课之《三字经》起至四书五经。懂事用功的舒宏绪毎天天亮就端坐于村前那块石板上,默读诗文,醮水磨墨,就着石板写字作文,所读之书无不融会贯通,烂熟于心,每逢州县会考,这个从未正式就读学馆书院的年少学子,总是独占熬头,次次名列榜首,21岁就考中进士,官授吏部给事中。为官九年,后因储立太子的“国本之争” 事件,得罪万历皇帝,被迫提前辞仕回乡。他赋闲家乡20年,又于青石板上方建起楼舍,取名“行意草堂”,每天凭借石板磨墨著书,写岀浩繁百万字的《行意草堂纪事》及大量诗文,一时文名大盛,惊动朝野,读者无数。人们问其读书秘诀,他毫无掩饰地说:“一是爷爷教读有方,二是受益于村前那块富有灵性的青石板,因为每当我于其间读书写字,似有神人相助,再难的课题也能迎刃而解,且过目不忘。” 舒宏绪此话一出,使村里人对村前石板刮目相看,倍加珍爱,许多士子、学子热衷于石板上习文练字,使这里成为露天课堂,大有人文蔚然之象。村里教读成风,人文发达,一些乡绅与长老便纷纷恳求舒宏绪再命村名,舒认为从祖人繁衍发达,到打草鞋的老两口,再到自已都与村口石板有关,略以思考,便称此地为“宝石”,并延称至今。

暗中观察

默默关注

编辑:葛素文

编审: 唐尚伟

监制:方雷

总监制:阮胜利

云上通山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