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脱贫攻摘帽特别报道》(六)弘扬精神脱贫风尚 举县攻坚的反响前所未有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组)精神的贫困是最大的贫困。不解决精神的贫困、文化的空虚,精准扶贫就会缺乏持续动力。治“贫”先治“愚”,鼓“劲”先鼓“神”,我们坚持把精神脱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度抓手,实施精神塑造工程,彰显文化扶贫的亲和力。

“大桥风光美如画,石湾有个老妈妈,她的思想真正好,桥头烧了一缸茶,路人喝了都念她”。

厦铺镇藕塘村徐桂梅老人在当地路口施茶30年,在当地传为佳话。县电视台深入采访报道后,引起各级媒体关注。央视7频道在晚上黄金时段,进行了报道。工作队在桂梅老人施茶的石湾大桥路口兴建了“石湾文体广场”和“桂梅亭”弘扬老人施茶行善事迹。

通过挖掘这样的典型,讲好“善”的故事,好家风、好家教在当地得以传承并辐射周边乡镇村湾,当地村风明显好转,争当“贫困户”“低保户”的人少了,村民相互帮助的人多了,一股股向善行善帮助脱贫的力量,正在当地日益形成。

农村部分贫困户思想观念落后,缺乏脱贫志气,存在“等靠要”思想。县广播电视台在电视、“云上通山”等平台开设全媒体同题栏目“我脱贫,我光荣”,搭建平台,展示“勤”的魅力。深入乡村挖掘一大批依靠勤劳摘掉穷帽的鲜活典型,现身说法,激励依靠劳动实现脱贫的群众。制定出台了红色文艺工程方案,组织更多更好的文艺节目深入农村巡回展演,制作扶贫宣传图册、宣传专栏进村组,制作大量的扶贫内容的山歌山鼓节目由文艺团体编排传唱,全方位营造脱贫奔富路的良好氛围。

通过宣传引导,强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培育新型农民,通过政策宣讲、典型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振信心,激发“干”的志气,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内生动力,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编辑:徐微  编审:唐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