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通山100年㉑】热血青春献革命

宋运昌,又名宋治开,1912年出生于通山县龙岭村石门塘。自幼随父亲学武艺,深受革命的熏陶。1930年,在红五纵队党委及通山县委领导的“年关斗争”中,十八岁的宋运昌把全区三百多名少年先锋队队员组织起来配合乡党支部,打击乡内最反动的土豪劣绅,缴获了一批食粮、衣物。并把它分给当地的贫苦农民。年关斗争后,长安区委令宋运昌挑选百余名少先队员,组成突击队,与黄沙、梅田等区的突击队员一道,赴咸宁参加了由红五纵队发动与领导的“三·一八”武装大示威,活捉了咸宁县反动县长黄立猷。

1930年4月,宋运昌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长安区区委委员。在区委领导下,宋运昌深入到各个山村,帮助健全与发展乡、村共青团组织。检查、督促各地少先队组织的军事训练。长安区苏维埃政府成立以后,宋运昌当选为区苏维埃执行委员。具体负责军事部工作。为了建立起一支有战斗力的地方武装。他根据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的布置,从各村赤卫队、少先队中挑选了一百二十名年轻力壮和草命意志坚定的同志组成了长安区模范连,并将这支武装带往大畈集训。九、十月间,“鄂南行委”在通山县组织两万余群众三次攻打通山县城,宋运昌等人带领的长安区模范连,在战斗中表现得十分英勇与顽强。

鄂东南苏区的发展,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国民党反动民团从一九三〇年冬天起。不断地向通山苏区进行“围剿”。敌人派八十二师一个旅(两团兵力)进驻通山。通山城西的南林桥。寺下等地区沦陷为白区,为了开展白区工作,争取恢复南林、寺下苏区,1931年春,通山县委从长安区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了通山县第十三区区委会(即寺下区委会),由张泳溪任区委书记,宋运昌任组织委员兼少共书记。1932年元月张泳溪牺牲后,宋运昌任区委书记。6月,宋运昌将全区的武装,编为白区工作队,由夏世嘉任队长,宋运昌任政委。1932年10月龙港失陷,鄂东南道委决定把通山长安区兰田的钟家畈作为道委机关所在地,并派通山县委常委阮英清组成咸通工作团。宋运昌领导的十三区委与白区工作队奉命编入工作团,宋运昌担任了工作团委员兼筹款委员会主任。

1933年春,鄂东南道委常委扩大会召开,咸通工作团向崇阳黑桥、白羊,咸宁白沙、小岭、蒲圻随阳山等地发展,组成中共咸蒲崇通县委,宋运昌调回鄂东南道委驻地——通山兰田,担任少共鄂东南道委书记。他深入到咸通、河北(富水河以北地区)、龙湖、龙燕等苏区,与龙燕、阳新、通山中心县委的领导同志一道,健全了各地少共组织,积极发展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并动员他们参军参战,积极帮助河北、河南指挥部扩建地方武装。6月,宋运昌组织青年积极分子数十人,深入白区,打入白军内部开展工作,使白军士兵发生兵变数起,带枪十余枝投诚红军,一些白区的地下武装纷纷建立。

1933年11月,鄂东南道委与北路指挥部决定在木石港集结红三师,赣北师河北师与进剿鄂东南的敌新七旅决战,宋运昌被派住河北指挥部协助工作。王文驿战役失利后,道委调整了红三师、河北指挥部、河南指挥部的领导班子,宋运昌调任河北指挥部任政委。

1934年3月,鄂东南道委的党政军领导机关南迁通山冷水坪。河北指挥部所属地方武装河北师两百余人编入红三师第七团,并开赴冷水坪整训。留下的河北指挥部干部、战士以及在大幕山各红军医院养伤的红军伤病员数百人,统一按部队编制组成河北工作团,由宋运昌担任工作团书记兼主任,在大幕山一带继续坚持战斗。五月,鄂东南第二次党代会在通山冷水坪召开。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宋运昌等人深入富水河以北的大冶、阳新、咸宁等地,将在敌人“围剿”中流散的干部、游击队队员聚集起来,充实河北工作团,并组成了梅田、黄沙、长安等几支游击队,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保卫了大幕山、郭家山等地红军医院的安全。

1934年10月,湘鄂赣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在冷水坪召开了重要会议,将河北工作团改组为中共河北特委,由宋运昌任特委书记,刘行之、陈新璧、贾必卿、叶发全为委员,特委隶属中共鄂东南道委领导,下辖通山县委、阳新县委和咸蒲崇通县委。特委建立后,为了保证红军伤病员的安全,将各处红军医院转移至大幕山的密林中。1935年6月,鄂东南地区的游击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年代,宋运昌与刘行之、陈新璧等人带领游击队三十余人坚持对敌游击战,同时建立了一条秘密的“红线路”,给红军主力部队送粮、送衣、送盐、送药。在游击队保卫下,隐藏在大幕山的红军医院中的红军伤病员大都病愈归队,一部分伤好后留在大幕山坚持战斗。

1937年5月下旬的一个黑夜,宋运昌与叶发全前往长安区东坑尾,这消息事先被九折联保处的坐探孟亚如侦知,立即向九折联保主任孟树仁告了密,孟树仁立即派人埋伏在东坑尾的背后山,宋运昌、叶发全两人遭突然的袭击,宋运昌迅速反手把拐弯处的叶发全推下山沟,随即举枪迎敌,战斗中,叶发全突围,宋运昌同志英勇牺牲,时年25岁。(县史志研究中心供稿)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谭梦星   编审: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