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八个月险猝死三次 医生将自救法宝“埋”进他心里

“午睡后不到半小时,就又鼾声如雷,紧接着没了呼吸、心跳,陷入昏迷,怎么叫都叫不醒!”回忆一周前丈夫汪先生险些猝死的一幕,苗女士仍难掩后怕。像这样生死一线间的经历,是近八个月来第三次发生了。

原来,五年前汪先生就被确诊患上了扩张性心肌病,当时医生曾建议他植入心脏除颤器以防病程进展引发猝死风险,但想着病症已缓解且自己正值壮年,他没有做进一步治疗。“坚持服药,每天规律三餐作息,加强锻炼,复查也显示一切指标稳定,没有丝毫恶化的迹象!”即便自律生活,生命意外仍接踵而至,4月、7月,急性脑梗、恶性心律失常引发心跳骤停,吓坏了妻子苗女士,为随时应对生命危机,她甚至自学了心肺复苏,谁知12月初,在家康复休养的丈夫再次心脏骤停。

心肌就是生命!在家属、120急救医护人员、医院急诊科以及重症医学科团队的接力心肺复苏、紧急气管插管等联合救治下,汪先生的心跳终于及时恢复,心率转为正常,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

结合患病病程及检查结果,该院心血管内科接诊医师吴兴安发现,患者汪先生心脏明显增大,心脏收缩功能极低,射血分数仅为20%,不足正常值下限的一半,且随着多年的扩张性心肌病病程进展,已产生了频发的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这都是造成其发作脑梗、心脏骤停等猝死险情的原因。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经过一系列专业评估,建议立即为汪先生植入新型抗核磁自动复律除颤器进行“自救”,以降低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得知植入的微小除颤器既不影响日后进行脑血管等核磁检查,更兼具心脏起搏器、心律失常识别以及除颤复律功能,还可以24小时持续心电监测、自动诊断室速、室颤,几秒钟启动并完成抢救治疗,这让曾经三次与死神擦身而过的汪先生和家人安心不少。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基础上,该科专家谢刚教授带领心脏介入团队,成功将除颤器电极植入靶向心室心尖部,并精准调整好工作参数。术后,经一周精心医护,汪先生的心率、呼吸、意识均恢复正常,即将康复出院。

心脏性猝死日益年轻化,且院外存活率小于1%,吴兴安表示,有冠状动脉疾病,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相关危险因素,心脏射血分数小于35%或先天性心肌病及心脏病,原因不明的晕厥发作、心律异常、心力衰竭等人群都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对象。吴兴安指出,像汪先生这样先天性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早期代偿机制下可能无明显症状,往往会给人“自愈”的假象,从而延误治疗,一旦病程进展,激烈运动、过度疲劳、天气变化等都可能成为发作的诱因,如心脏骤停发生后再进行抢救,其成功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因此,一旦有上述高危因素,最好及时在心脏专科医生的帮助下,积极治疗,以有效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来源:长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