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点点星辉,集火成炬;凡人微光,温暖四方。为深入贯彻全县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和县网信办的指导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通山更多好人事迹“亮起来”,从而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县融媒体中心《凡人善举》栏目今起正式开播。
“百善能行千里路,三山共煮一壶茶”,这是“桂梅亭”上的楹联,写着“凉茶奶奶”的追求,也是全县187个行政村山民朴素的生活信条,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二字的真实写照。让平凡绽放力量,用善举温暖人心。今天《凡人善举》栏目给大家介绍的是通山县厦铺镇藕塘村95岁高龄的徐桂梅老人。2024年,中央文明建设办公室经过层层评选,公布“中国好人”第二季度上榜名单,耄耋老人徐桂梅光荣上榜。
这里是鄂东南边陲的通山县厦铺镇藕塘村郑家湾。
清晨,轻纱般的薄雾在大城山谷间缭绕,给远处的太阳山峦蒙上了神秘的面纱,金家山脚下田埂上的野草挂满了露珠,晶莹剔透。农舍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与雾气交融。晨风拂过,山坡地边铺满了红薯,红彤彤的。空气中弥漫着成熟庄稼和泥土混合的芬芳,它在诉说着初冬山里人的生机和喜悦,还有郑家湾一个感人的故事。
早晨6:30,天刚蒙蒙亮,村庄已经苏醒。95岁高龄的徐桂梅老人缓缓起身走向狭窄的厨房。老人将一小桶清冽的泉水倒入锣罐,双手用力地挂在火炉钩上,再将茶叶、川芎放入冒着热泡的热水中。然后慢慢地蹲下,往炉膛里添着柴火,干枯的树枝在她的手中折断,发出清脆的声响。接着划一根火柴,微弱的火苗瞬间蹿起,舔舐着锣罐锅底。浓烟滚滚,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徐桂梅老人被呛得咳嗽了几声,却依旧不慌不忙地拨弄着火堆,红红的火光映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69岁的儿子郑远托将杂木棍放在木墩子上,用柴刀劈出一节节柴火。一会传来锣罐水的响声和沸腾声,还有木柴燃烧的噼里啪啦声。沸腾的茶水如云雾翻滚,那茶香味道在厨房里飘散,清甜醇香。伴随着一路茶香,徐桂梅老人和儿子郑远托一起,将一壶茶送到村民进山干活的桥头。那里有个新建的桂梅茶亭。就是这一壶热茶,把这个山村的早晨泡得暖意融融。
从逼仄的厨房到简易的茶亭,经过一个下坡,徐桂梅要走150步,这一路走来,就是36年,这一路煮着,就煮出了人间至味,香飘北京。这,就是徐桂梅老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义务煮茶场景。
徐桂梅出生在藕塘村附近一个小山村,10岁那年,母亲过世了;16岁那年,父亲过世了。嫁到藕塘村后,在她20多岁时,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她和一儿一女。后来,她和第二任丈夫又养育了4个女儿。徐桂梅命途多舛,苦难的家庭经历,锤炼了她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的坚毅品质。儿时的苦难,现在的幸福,说到动人处,老人嘴角抽搐、老泪纵横。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0年,已经60岁的徐桂梅老人毅然作出一个决定,怀着感恩之心,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十月初一,为过往村民和行人免费煮茶送水。
徐桂梅
如今政府送(米面油)给我。感恩政府(感谢的话说不完),(做不了大贡献)就烧点茶给人家喝,是这样慢慢烧起来的。
通山县位于幕阜山脉中段。通山通山,通通是山。这是戏言,也是实情。隔山看得见,一走大半天,大山之中,行路不易。当地民间素有积极修桥补路、供茶送水的传统。在南林桥镇港路村和通羊镇长林山,依然保留有茶亭。这是因为山民懂得生活的需要,所以有你呼我应的古道热肠。
据记载,通山境内的茶亭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已相当兴盛。有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之说,在多处山岭间都设置过茶亭。这些茶亭或为普通村民自发兴建,或为富裕之人捐建,都体现了山民乐善好施的美德。
就在村民们习惯喝着徐桂梅老人的免费凉茶时,这一年,全县开展脱贫攻坚活动,县文旅局驻村工作队进村第一天发现了徐桂梅的善行,立即召集村“两委”座谈,当天晚上整理材料,联系通山县广播电视台进行采访拍摄。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央媒、省市媒体相继刊播后好评如潮。2024年,经通山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申报推荐,中央文明建设办公室经过层层评选,公布“中国好人”第二季度上榜名单,徐桂梅老人名字赫然在列。这是一份属于她的荣誉,也是属于山里人的荣誉。
2024年国庆长假最后一天,通山县委书记陈洪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张晓丹专程到厦铺镇藕塘村看望慰问“中国好人”徐桂梅老人,为她送去慰问品、慰问金和美好祝福。陈洪豪要求全县要营造关爱好人、礼遇好人的社会风尚。要让文明之花在通山处处绽放,为通山巩固拓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多作贡献。要加大对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典型的宣传力度,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大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让“好人现象”成为通山一道靓丽新名片。
根据县委主要领导的要求,县融媒体中心迅速行动并召开宣传策划会,认真总结前期宣传经验。县融媒体中心主任邓文义一行带着中心全体采编播技人员的温暖,来到徐桂梅老人家中,并与镇村干部一起商量“中国好人”徐桂梅老人的宣传工作。
11月1日,居住在咸宁香城之都温泉95岁的退休职工胡友英耄耋老人在儿子的陪伴下,一路颠簸70公里,来到通山县厦铺镇藕塘村看望95岁耄耋老人徐桂梅。一下车,俩位都是95岁耄耋老人像亲姐妹一样心连心,一个眼神、一个拥抱,儿时的苦难,现在的幸福,俩个95岁的老人越聊话越多,胡友英老人拉着徐桂梅老人情不自禁地举起右手,向现场群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在她的歌声中,饱含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崇敬和感恩之情。变化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是对共产党的感恩之情。
36年,每天两桶10升水,累积有60吨;从简陋的厨房到茶亭,每次单行150步,一天8个来回,一年超170公里,36年6200公里,相当于赤道半径的长度,相当于6个从通山到北京的长度。每天早晨在禾场打扫灰尘350平方米,一年300天打扫,36年来相当于520个足球场。
“百善能行千里路,三山共煮一壶茶”,这是“桂梅亭”上的楹联,写着“凉茶奶奶”的追求,也是全县187个行政村山民朴素生活信条,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二字的写照。
桂梅亭没有桂花,却有象征桂花的友善贞洁和无私奉献的品质。
桂梅亭也没有梅花,却有象征梅花展现出其坚韧不拔的特质。
藕塘村无藕,却有象征莲藕冰清玉洁、生生不息、生命力强大的家族兴旺的底色。
邻居免费送来了烧茶的木柴,小商小贩送来了茶叶、川芎,农忙季,村里互相帮忙插红薯、剥山茶壳......
新时代的“桂梅亭”,定格并放大了“凉茶奶奶”身上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迎一缕山风,煮一壶热茶。“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茶水融合着亲情友情,待客敬茶成为通山城乡的礼仪风尚。每逢周未和节假日,藕塘村在外的游子都会来“桂梅亭”坐一坐,看看儿时就叫起来亲切的“凉茶奶奶。”茶水入口的瞬间,顿感与故乡血脉相通、根脉相连,身心一时澄澈清明起来。
现在的厦铺镇藕塘村,钢筋水泥小洋房错落有致地矗立着,展现着现代的文明与气派,彰显着生活的富足。而不远处的青砖瓦黛古屋则带着岁月的沧桑,默默诉说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桂梅亭,仿佛是时光的守护者,古朴的韵味与小洋房的现代感相互交织,绘就出一幅独特迷人的乡村画卷。
(编辑:张媛 二审:徐唐生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