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文学】从《秉心纯孝》说到孝传统


   从《秉心纯孝》说到孝传统

 作者:半斗  耀文

闯王镇有个民风淳朴的苦竹林村,村子不大,也不富裕,仅千余人口。但在村里赵家文化礼堂中有块《秉心纯孝》的古匾,却让村民倍感自豪,并以此传教世代子孙奉节守孝,形成知名一方孝风。

四月初的一天,笔者一行刚步入赵家文化礼堂大门,便见雕梁画栋的前重斗拱下,悬挂着《秉心纯孝》牌匾,端庄而醒目。仰目而望,匾额为长方形型制,长约六尺,高约三尺,没有题款与落款,深红底色古朴端庄,金黄题词笔力遒劲。是仿制还是新制?正当笔者狐疑时,退休家乡的赵老师说:原来的古匾为清同治壬申年(1872)由通山县衙遵照御旨所制,追授赵家祖人赵科进的。绕雕龙凤的古匾可惜早在1966年破“四旧”时同清代门楼牌坊一起砸毁,眼前这牌匾额为40年前的赵家人新制。村民们之所以重新制作新匾,设于礼堂,不仅是为了张扬祖人功德,更是为了传承赵家优秀的孝义家风。

赵老师的话引起笔者对古匾来历的考究兴趣。据同治六年(1868)《通山县志》卷五孝义篇记载:“赵科进,太学生,六都人。父早殁,事母能孝。母病五年,汤药时勤。母殁,三年庐墓。旌表建坊”。再翻民国时续撰的《赵氏宗谱》人物卷,内容详尽许多。“赵科进,派名祟山,字茂林,号修竹,官篆名科进,生于清嘉庆乙丑年(1805)七月初六,殁于同治丙寅年(1866)四月初十。公生前弃科举,归梓里,行孝母亲,此举经县、州屡次奏表,在其逝世六年后的同治壬申年(1872),获皇恩旌表,追授“秉心纯孝”匾额,悬于赵氏宗祠,供子孙仰止。州府县衙又遵照朝廷旨意,为公构建四柱三层八字门楼孝子牌坊一座,立于村口,以彰扬孝举,教化后人。”

据村里老耆介绍:赵科进自幼聪明机敏,好学上进,读书过目不忘,壮年时考入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求学期间,他博览群书,学习刻苦,次次会考,名列前茅,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太学生。要知道清朝的国子监招生如同今日的国家机关招考官员是万里挑一,入选者十之八九可考中进士举人,可见其中的艰难与不易,何况他还是一名幼年丧父的农家子弟。

在赵科进28岁这年仲春,当他踌躇满志地精心备考进士,以攀宫摘桂,荣祖耀宗时,家乡传来他母亲身染重病,卧床不起的家书。赵科进见之书信,痛彻心扉,决定放弃参加科举考试,回乡侍候病母。见此,师长与学友纷纷劝他等到秋闱大考,取得功名后再回乡不迟,别负了十年寒窗,误了光明前程,家母可托妻子照料。

在“读书做官论”盛行的科举时代,一个山里伢能步入最高学府国子监求学,可谓寥若晨星,属出类拔萃的杰出人才,前程是多么光明远大。是留在京城求取功名,还是回乡行孝母亲?在这人生的岔道口中,赵科进认为严父英年早逝,是母亲含辛茹苦一手把自己养大,省吃俭用供自己念书求学,没有母亲便没有自己的今天,眼下母亲重病,正是自己报效慈恩之时,应试科考今后还有机会,而母亲一旦不幸病逝,行孝的机会都没有了,岂不抱憾终身。于是,他毅然选择了后者,回到了家乡,回到了病母身边。

赵母一病五年,瘫痪床上,欲生不得,欲死不能,吃喝拉撒靠人料理。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在近两千个日日夜夜中,赵科进精心伺候,一刻不敢懈怠,一年四季衣不解带的侍候在母亲病榻前。为根治病母重疴,他节衣缩食,变卖田产与屋业,四处求医问药,请名医,觅灵丹。夫妻俩热天为母亲摇扇取凉,驱蝇灭蚊,冬天为母亲热被暖床,一日三餐煎汤熬葯,冷热亲口品尝,一匙一匙精心喂养。母亲见儿子为行孝自己,放弃京城待考良机,多次劝告赵科进返京求学,但无论怎样,他就是不离母亲半步。道光十七年(1833),又是科举取士的三年大考年头,妻子劝他赴京赶考,建功仕途。可赵科进称母亲已病入膏肓,危在旦夕,哪有心思去追求功名。果然在这年深秋,母亲病逝,入葬祖坟山,赵科进痛不欲生,为使亡母不独守孤冢,于坟茔旁搭建墓庐,草垫当被,石块为枕,守孝三年。三年间,他一日三餐就食墓前,伏地举樽,念及母恩沧然涕下,清酒洒地,香楮邀母,飨食茶饭。三年间,他不曾剃发,不曾澡浴,不离墓地,几成蓬头垢面的“乞丐”。就这样,赵科进为行孝母亲,彻底放弃了追逐仕途念头,一生斯守在家乡,办学授徒。他的孝义之举,长期受到乡邻推崇,也感动着地方官吏。百姓万人为他白绢签名,呈请朝廷褒奖,县乡官吏屡屡为他举荐孝廉功名,终于赢得 “秉心纯孝”的御恩旌表。

当笔者一行告别赵氏宗祠,来到村囗的牌坊旧址时,但见一条条石柱、石梁横陈牌坊废墟中,一方方一块块大理石雕刻的柱础、门棂、匾额、门当、户对等构件或垒堆屋檐下,或散乱巷道中。看着这些分别浮雕着龙、凤、虫鱼、花草、人物故事的构件, 看着那篆刻着族律家规、名言警句的牌匾,一种悲凉袭上心头,遥想这座耸立村口130余年的牌坊,当年是多么高大气派,又是多么珍稀可贵,岂知这座罕见的历史艺术建筑逃过了百年的硝烟炮火,却未能逃脱1966年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厄运,被无情者摧毁于钢钎铁锤下。

听完赵科进孝义故事,笔者想起晚清《围炉夜话》中“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的话来。话的意思是孝不分贫富,完全出于人的内心。孝的真谛是:“报本思源、尊重生命、图谋发展”。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慈爱的一种回报。人,除了与生俱来的孝基因外,孝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做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种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准,是家国安宁稳定的基础。

孝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倍受帝王垂重与百姓信奉。赵科进虽家庭十分贫寒,但身为太子监高才生,对孝的理解是十分深刻的。他之所以竭尽所能尽孝,是因为中国的孝文化传统浸入到了他的骨髄。因为在数千年的封建家天下统治中,历代帝王认为一个人不孝敬父母,不亲悌兄弟,就谈不上忠诚帝王与国家,便将忠义、孝悌、贞节纳为国民修身的道义,治国的纲要,社会的主题,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持之以恒地营造孝文化氛围,大力彰扬“二十四孝”等典例,让国人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孝的要义,在潜移黙化中注入优秀的孝文化,使国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中华民族爱国爱家、尊老孝亲的传统,使中华民族不断繁衍壮大。

牌坊虽毁,令人痛惜,但好在牌坊构件仍在,赵家的孝风仍流淌在子孙血脉中,赵家人在建设以孝文化为特色的传统村落中,也准备利用旧料重新修复起孝义牌坊。



主    编:阮   冰

编    辑:谭   茜

编    审:唐   成

              程   思

总监制:阮班新

出品人:阮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