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徐光志:七旬老人开荒种得满山绿

云上通山报道( 记者 伍文俊 李姗姗)南林桥镇高桥村二组南面山山尖上,一面红旗迎风飘扬。徐光志的家门正对着南面山,那面红旗就是他在2013年亲手插上去的。这面红旗是徐光志六年以来植树的精神指引所在。4年来,七十多岁的徐光志每天肩扛锄头,腰插柴刀,自掏资金六万余元,开荒造林60余亩,在当地被传为美谈。

       高桥村处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满山除了石头就是茅草,交通也不方便,经济条件一直相对落后。在这里,比“穷”更让人害怕的是“火”。高桥村地理位置特殊,东、西、北三边山地和临县交界,一直是南林桥镇著名的“火窝子”。 山火,让高桥村的集体经济林一次次化为灰烬,烧掉了村里人靠山吃山脱贫致富的希望,村里的年轻人大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生。

       徐光志在教育战线上工作了一辈子,曾在南林桥镇多所学校任教,于2002年退休。他的三个子女均已成家立业且孝顺,完全可以享享清福,为什么要上山去植树呢?

       徐光志说,人退休了,不说干出一番很大的事业,至少在他老得动不了时,能看到一片自己造的山,作为他晚年的一个留念,也为儿孙留作一个纪念。他们这个湾子是比较穷的,靠山就要吃山,所以想将荒山开出来,绿化环境的同时,为村里做点事。

       2013年,70岁的徐光志买来了柴刀和锄头,还有一面红旗,踏上了植树造林的路。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红旗插到了家门口对面的南面山的山顶上。

       徐光志说,红旗是他植树造林的标志,他一打开门就能够看到,代表着自己用血汗劳动的成果,给自己带来自豪感。

       植树先要开荒,手工砍苞茅,健壮的劳力一天可以砍五六分地,他只能砍三到四分。体力跟不上,徐光志就做一做,歇一歇;买树苗没有资金,他就找别人借,等领了退休金再还上。

       徐光志还说,只要他身体好,一不干二不休,他要将用血汗换来的成果保护好。

       徐光志一共栽了20亩泡桐,在他的精心管护下,成活率非常高,这让他植树造林的信心更足了。

       现在,车子一开进高桥的地界,满眼尽是绿意。那整齐的泡桐林和楠竹林、油茶林,一片接着一片,绿得发亮。而今,徐光志已不用再上山植树了,他成了村里的义务森林防火护林员,每天都要到山上转悠,为树苗除草、松土、浇水、防病虫害,而重中之重是打防火隔离带,防山火。在徐光志和村里护林防火员的共同努力下,高桥村近几年来都没有再发过山火。同时,他的植树精神也感动了全村的人,不少人跟着他,扛着锄头上了山。

稿件来源:通山电视台 实习编辑:阮家威

(作者:伍文俊 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