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文学】登龙隐山


 登龙隐山  

作者:朱丽平

如果把隐水比作既风韵又招揽生意的路边村姑,那龙隐山可算是村姑别在脑际的一枚发夹——像天使用精湛技艺打造得完美首饰。本来,丰腴的村姑浑身通透了魅惑,再别一枚华珠嵌入的发夹,就更显气质了。

无数次有人在耳边描述龙隐山上的气象,说上去了会拓宽胸襟,提升了眼界的。听一次无意,听得多了,向往之心便一日较一日迫切。壬寅虎年春的某天,有缘人相约去登的消息一出,亢奋之情便踏云乘风,无阻碍地洋溢开来。

龙隐山与“华中第一洞”隐水洞互为毗邻,海拔仅500米,在山北设出入口,以围栏与景区徽式建筑相接,圈起一个偌大的院落,一应陈设为景点而建,多家店面因需要而生。在一家名为“隐水空间”的餐饮门店逗留,就有些挪不动步子:小池清水见底,几块怪石自然堆砌,石上一樽竹屋,一泓细泉长流不息,袅袅生烟,恰池边高树上一声声的鸟语相互应答,顿觉一种清远之意沁入心脾。目之愉悦,身便轻快,尽管午后烈日高悬,才呆立户外一小会儿,脸上便火辣辣地发烫,一行人却不管不顾,径直往龙隐山上去了。

仰望山顶,一脉山脊起起伏伏,如龙盘旋。据传当年舜帝南巡,命其妻娥皇、女英在湘江奏响韶乐,乐起时凤飞九天;楚南各地多有感应,隐水村这山霞光满目,祥云遍布,龙隐身于富水。自此,山便有了“龙隐山”的艳称。

山是葱郁的,被无尽的苍柏挤占。立定看一棵棵柏树,却粗不及一握,高不过二丈,似乎并不稀奇,但百万枝瘦柏如潮涌来,山便磅礴了,一派浩浩之气。柏树底下长巨石,黑灰色,稀稀密密,稳稳实实,像天地之间忽然裸露的秘密。半山腰上,瓷白色钢管架构的玻璃天桥横跨龙隐大峡谷。站在桥头,群山落在身下,隐水村庄的房子只有火柴盒大小。透过能见度极高的玻璃桥面,鸟瞰桥底的苍柏,是一团团凝固的碧浪,丢一块石子下去,好长时间才消失在万绿丛中。两千多英尺跨度的飞拱,使桥看起来威武不可一世。有人便急急地换上防滑鞋套,上了桥。桥上的彩虹门在山风中霍霍作响,门上缀的玫瑰花已失圆正。胆大者却不顾孤高旷远带来的冲激,仰天大笑着朝前阔步,浑身洋溢着生命的无畏与蓬勃。紧抓桥栏,无论如何都不肯挪出半步的恐高者,只得另觅路途,照样抵达心中向往。世间的桥有千千万,龙隐山这桥说厚重也厚重,说轻薄也轻薄,就看你怎么过。

过不过桥都可绕到石林秘境。沿石道上行,柏树,野花,巨石相互拥挤。过午的阳光,线条乍长乍短,在柏树枝枝叶叶的绿缝里激射,石道上团团的碎碎的影儿晃动,好似一群小鱼快意畅游,令人不忍落脚。路旁的野丁香,堇菜花,虎耳草,蒲儿根,有的与脚踝齐平,有的比膝盖等高,白紫粉黄灼灼耀眼,每一颗都水灵鲜活,每一朵都不要命地好看。它们一丛挨着一丛生,一朵追着一朵跑,如串串流光溢彩的长诗,由不得你不心动。美名为老夫出关、虎啸龙吟、千年巨鳄、群象戏水的石头阵,拟人扮物,莫不逼真。据说夕照时分每块巨石上会布满龙鳞般闪烁不定的光点,可惜此刻离日落尚早,未能见证那灿然夺目的景象。

渐渐听清高处有哗哗的水声及嬉笑嗔闹声,寻声拾级而上,眼前赫然一道三百多米长的玻璃栈道,是挂在悬崖峭壁上的。十多人顺次坐上一人宽的栈道,缓缓上行过程中,低头则见一溜儿脑袋,后视只能看到一辆副长腿,十来分钟的光景,人不费一丝气力就被轻易地推送到山的高处。于此道端坐,人人都笑出了声,天下若有这样的路,我们通往何处都不难了。

山顶是一步一景。忍不住在高空喷壶前流连,对它的玄机看破却不说破。一一体验天空魔镜、魔幻星空馆、悬崖秋千所带来的新奇刺激。山顶能站立的地方都有游人往来,极尽喧闹。登上至高点富水湖观景台,台中一深潭,潭中九龙身形壮硕,龙眼突出,作凌渊起空兴云作雨之状。凭栏远眺烟波浩渺的富水湖,水波不兴,杳然不知深浅,只有点点白鹭忽聚忽散。四围环绕着锯齿状的青峰,青峰霞气冉冉蒸腾。如临仙界的我们一个个敛声屏气地站着看,生怕惊扰了这乍然相见的人间美好。

所有景点游过了,一边坐在软和的草甸中休憇,一边俯瞰龙隐山的路:很有意思,往前知去途,回首见来路,虽然曲折,陡峭,艰险,纵然迷失也有出路可寻,即使路不通却能另辟蹊径,多么像漫漫人生路。其实,生命的意义,无非是慢慢行进中,多多唤醒视觉,嗅觉,听觉,让自己活出绵长的滋味来。

主    编:阮   冰

编    辑:葛素文

编    审:唐   成

              程   思

总监制:阮班新

出品人:阮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