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一份特殊的“考卷” 通山干群积极防汛救灾纪实

云上咸宁报道(通讯员 汪琼辉)“暴雨黄色预警!雷电黄色预警!”

这是今年入汛以来,通山县干部群众手机中频频出现的语句。

据初步统计,6月22日至7月1日期间,连续两轮强降雨袭击通山,造成该县4.3万人、6.95万亩农作物受灾,倒塌房屋18间,交通、水利、电力设施受损严重,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1.74亿元。

面对重大灾情,通山县委、县政府积极主动,科学应对,坚持把防汛、抢险和救灾作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和重要战场,扎实做好防汛救灾、转移受灾群众、抢修保通等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填写了一份特殊的“考卷”。

身先士卒,领导干部冲锋在前

“有备”才能“无患”。

暴雨前后,正在武汉参加省十一次党代会的通山县委书记石玉华,不仅每日多次致电县防汛办了解汛情雨情,而且会议一结束就立刻赶回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防汛工作;县长陈洪豪坚持坐镇县防汛指挥部,及时会商、研判防汛形势,落实应对措施。

6月23日,县“四大家”领导分别深入包保乡、镇、村检查指导防汛工作,不漏过一处隐患;

6月24日凌晨1时许,县长陈洪豪及分管副县长连夜对县城重点区域防汛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6月30日下午1时,该县召开紧急防汛抗灾会议,制定应对强降雨天气的紧急预案,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要求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就地转化为防汛突击队,深入包保乡镇村指导防汛工作;

7月1日,县领导深入黄沙铺镇、洪港镇等防汛一线,现场指导督办防汛抢险;县纪委6个督导组深入各乡镇、水库大塘、险工险段,督查防汛工作纪律……

入汛以来,“5+2”、“白+黑”的工作模式,几乎成了全县党员干部的工作常态,不仅无一人缺岗失责,而且自觉做到了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争当防汛抗洪先锋。

统筹联动,全力服务抗洪抢险

灾情就是命令。

该县公安、武警、消防、交通、住建、国土、民政、电力、通信等部门闻汛而动,迅速投入到大转移、大抢险、大排查的战斗中——

其中,险塘险库由水利局和辖区乡镇巡查把守处置;低洼易灾易涝地段由住建局、城管局、交警大队、通羊镇社管办巡查把守处置;质灾害易发点和危桥由国土局、交通局、交警大队巡查把守处置;城区窨井盖由住建局巡查把守处置;学校师生安全由教育局负责;旅游景点安全由旅游局负责;农村危房危路危桥由民政、交通、乡镇负责;个体经营户防御工作由商务局负责;

县农机局做好城乡排涝应对工作,县消防大队、武警中队做好人员财产转移准备,县供电、供水、通信部门的抢修专班24小时待命,县农业局做好农业灾情核实和抗灾救灾准备工作,县卫计、畜牧等部门做好灾区人员及禽畜卫生防疫准备工作;

……

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出动抢险人员16300人、车辆1630台,机械132台套,彩条布4200平方米,编织袋1.3万条,木材200立方米,砂石料2000立方米,投入救灾资金1050万元;减少受灾人口3.65万人,实现减灾效益9500万元。

精准核灾,洪灾面前彰显大爱

“要积极、精准核实灾情,做好群众情绪疏导安抚工作,帮助群众渡过难关。”7月2日,在全县防汛救灾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石玉华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沉下身子,切实为受灾群众排忧解难。

大路乡广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一个融机耕、水稻集中育秧、机插、机播、植保、收割、烘干、加工及机械维修、运输等全程机械化作业为一体的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此次强降雨造成该社30余亩蔬果面积和7500棵苗木受损,经济损失达60万余元。该乡党委书记程景家得知情况后,一方面组织乡、村干部和驻村干部帮助排涝,一方面协助合作社向农商行申请贷款,帮助恢复生产,降低灾害损失。该合作社董事长王细武感动地说:“有了这笔贷款,基地灾后恢复生产应该不成问题。”

“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及时协调农商行、邮储行等金融单位,对受灾户进行贷款扶持,帮助恢复生产。”石玉华的指示,为全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注入了“强心剂”。

笔者从该县金融办获悉,目前各级政府和部门联合银行机构,开展的“贷款帮扶工程”正在全县铺开。

7月3日中午,一条最新的天气信息在通山微信朋友圈传递:预计未来6小时,通山县降水持续,请注意防范。

雨情仍未结束,这份防汛救灾的“考卷”还未到“交卷”之时,为让47万山城人民满意,全县上下正以实际行动认真“作答”。

(编辑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