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老酒
作者:廖辉军
记得多年前从安徽离家来外地谋生的那段日子,异乡的孤寂有如海潮一般,一波波拔搅着漂泊的心。每逢节假日,我总会从有些路程的城郊转车到市区,那里有几个熟悉的同乡。坐在有些颠簸的公交车上,望着窗外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流奔波在马路上,阵阵思乡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中午的时候,酒过三巡,同乡们的话自然就忌无肆惮起来。有说今年的工资又涨了,有说明年一定要学门能挣钱的好技术的,也有说最近的开支有些过高了,更多的是开些或荤或素的玩笑与无休止的争论,从油盐酱醋等芝麻小事,到三农政策、NBA球赛等国内外焦点闲话,天南地北,海阔天空,你一言我一句,侃个没完没了,俨然一个热闹非凡的乡间小弄堂。
饮至酣处,不知是谁有意无意地提起家乡的人和事,大家的话题一下子又沸腾起来,年迈的父母还安康吗,遥远的妻儿是否和自己一样牵肠挂肚,家里的新屋盖得怎样了……一件件一幕幕如潮般漫过激荡的心田,在醉意朦胧的渲染下,一切显得那么柔情似水、意气风发。
在我们这些游子心中,只期望平日在外尽量多挣些活钱补贴家里的日用,等做到年底能平平安安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再请人宰了年猪,然后酿些招待亲友的传统老酒,这样过个春节算是十全十美了。
如果没有年猪,还可以买些零碎猪肉凑合凑合,但没有自家酿的老酒,那是很没有面子的。人们都说,买饭不饱,打酒不醉,只有自家酿的酒才能敞开地喝,喝得尽兴,喝得醉人。更重要的是,这种用自家谷米人工酿成的老酒不同于一般渗含有酒精味的瓶装白酒,虽然不是很名贵,也没有精美的包装,但它纯正而醇厚,自然而清香,甘甜而滋润,最重要的它寓示着乡亲们丰衣足食、五谷丰登的幸福年运与祥瑞来年。
据前辈人说,安徽名誉八大名酒之列有着“酒中牡丹”称号的古井贡酒就始于这种千年留传的老酒酿造工艺。在外这些年里,我们也算喝过不少酒,但故乡古井贡酒的味道在我的记忆中仍是一片深深浅浅的清香。
说起这老酒,还真是乡村一绝。酿酒的师傅一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者,据说对老酒有着浓厚感情的才能烧出自然纯正、醇厚香溢的酒味来。年关临近,师傅一般提前个把来月通知乡邻准备好稻谷、大米,然后将这些原料用锅蒸熟,光蒸熟了还不行,还得将谷或米蒸开花,但又不能蒸得太烂。再将这些熟料摊凉,加上适量的酒曲,搅拌均匀后倒入密封的大酒缸发酵,等一段时间发酵好了就可以上火烧酒了。
在老酒工艺过程中,对火候的把握也有一定的讲究,火太猛了酒就会有糊味,苦涩得难以入口;火势跟不上又失去了烧酒所独有的烈味,会淡得如水般没有醇劲。除此之外,还要保证要有一定的出酒量。烧酒师傅除了会烧酒外,自然要懂得品酒,在每次酿酒后流出的头酒(即从第一滴开始流出的酒),师傅总是用一个特制的小漏斗小心翼翼地接下来,对着灶堂敬上一敬,再倒进了熊熊火光中,那窜腾起的火苗足以说明了烧酒的劲度,据说这也是为了孝敬灶神祖师的见面礼。
然后,才能接上一大杯,趁着温热端在唇边先用舌头轻轻地舔舔,再喝上一小口含在嘴边反复咀嚼,直到额上的汗水沿着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这时,主人便会意地用簸箕端来自家种的熟花生,邀三三两两乡邻且酌且饮,言谈笑语间颇有重回大年的况味……
离家的日子,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远方的故乡,家乡人热爱的古井贡酒是招待朋友最好不过的礼物,你随时可以醉倒在每个人的肩膀上。更多的是在某个夕阳西下的黄昏,邀三五个老乡聚集隅居寓所,几盅纯正的古井贡酒,几盏精致的冷盘小碟,于半醉半醒之间,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千里之外那曾养育过自己的熟悉故乡……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