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殉难地
作者:葛昌永
▲闯王陵牌坊
▲闯王殉难地
闯王李自成受败之后,有战死与遁入空门两说。战死何处葬于何地,曾也笔讼纷纭。经史界深入考究,终确认战死并葬于通山县九宫山北麓牛迹岭。
▲浮雕,展示时人描绘闯王丧生瞬间片断
牛迹岭建有闯王陵,坐南朝北,依山势而建。陵前有牌坊,四柱三门,上有“闯王陵”隶书大字。牌坊前广场一侧建石墙,嵌两块石刻,皆郭沫若关于闯王死难归宿之说词。牌坊后,39级台阶①之上为闯王墓。墓碑亦由郭沫若题写。墓简约,不高大,覆青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前护壁刻浮雕,展示时人描绘闯王丧生瞬间片断——乡勇头目程九百(一说陈九伯,下同)已被闯王制伏膝下,因雨天刀鞘进水抽之不出,程九百之甥冷不丁一锄挥来,可怜叱咤风云之英雄,了结得如此之悲怆。墓再上,为“李自成陈列馆”,茅盾题匾。匾下有匾,额文“李自成纪念馆”②,欧阳中石所书。两侧悬挂《李自成》作者姚雪银所撰并书长联。因其联甚为精当概括,不妨权录如右:
牌坊前广场一侧建石墙,嵌两块石刻,皆郭沫若关于闯王死难归宿之说词。
▲闯王铜像
▲闯王马镫
纵横半中国锐意北伐渡河入晋过太原破燕京何其盛也终因人谋不臧山海关大军喋血前功尽毁黄尘万里无归处唯有英勇殉社稷
苦战十七载铩羽南来离陕奔楚弃襄阳败武昌亦云惨矣毕竟图谶难凭牛迹岭巨星落地宏愿皆空青史千秋悲壮志何曾怕死遁空门
▲牛迹古道上有激战坡
纪念馆大厅内,有一尊李自成头戴斗笠像。右侧,是李自成殉难处,立石碑。石碑之上,六七米宽数十米长石板斜坡,名曰激战坡,即李自成与乡勇格斗处。另一侧,石阶斑驳,渐入丛林,即牛迹岭古道。
▲陈列馆中闯王半身铜像
唏嘘复唏嘘之余,沿古道上行,登小月山,数百步高处,林间有玉玺亭,亭前有池,椭圆有致。一角存古井,曩时四时溢水,迄今间或干涸。另一角崖壁之上立石碑,曰落印荡,有铭文。碑后荡潭,其实为洞,传为闯王丢弃玉玺处,幽险玄深,不可趋探。再上行,路循环,步牛迹岭古道可返回。
▲玉玺亭
▲闯王弃印潭
整个闯王陵,掩隐于树木丛林之间,然无论如何难以掩隐此间悲壮英雄之氛围。想李自成出身贫贱,揭竿起义,九死一生,历尽劫难,起落跌宕间拼搏十七年,建立大顺,国号永昌,眼见天下一统,却因疏于人谋,一朝蜕化,忽然瓦解,正印证“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之古训。何难之有?乃在有权则变,违背初心,忘却百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左传》有道:“其兴亦勃焉,其亡亦忽焉”,李自成端的为鲜活一例。文豪郭沫若1944年撰文《甲申三百年祭》,重庆《新华日报》首发,延安《解放日报》转载,共产党随后作整风文件,全党学习。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提出“两个务必”,顺利实现由解放全国到治理国家之转换。
▲孩提牧羊
毛泽东“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亲笔警训,高悬于闯王陵对面“闯王文化园廉政教育馆”正厅。廉政教育馆与闯王陵遥相呼应,由湖北文旅投资公司斥资专建,规模宏大,是一处以闯王为反面教材警示教育基地。门前立闯王威武豪气之骑马铜像,几十级洁白台阶直达门厅,当厅一尊警钟高悬,内承各种警示教育实物图文视频,凡来瞻望闯王陵及此基地者,当无不有所感触焉。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闯王文化园廉政教育馆前留影
予有《长吟调•探寻李自成殉难处》,其辞曰:
兴起乎乎也、败亡蹙蹙哉!
米脂襄阳新顺、京都玉阶尘埃。
江山难得失何易,事业无缘报乃魁。
可惜英雄梦,归途恁是哀!
注释:
① 39级台阶:暗喻闯王一生39岁
② 额文“李自成纪念馆”:予以后,陈列馆门楣不宜挂两块名名称不一致之招牌(仅供参考)
▲拙诗拙书
▲永昌铜钱
▲闯王陵鸟瞰
作者简介:葛昌永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北作家书画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