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补短板严标准抓统筹 通山县密织社会救助保障网

咸宁日报记者程慧、通讯员周敏、朱丽莹报道:“规划图纸目前正在制作当中,预计8月可以启动建设,一旦竣工落成,全乡的养老保障体系将再上一个新台阶。”7月25日,通山县燕厦乡洋湖村新福利院项目选址内,院长陈敬淼如是说。

燕厦乡属“老、库、边、穷”区,全乡共3.7万人,其中“三无”人员205人,需入院供养的鳏寡孤独人员达153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该乡福利事业近年来发展较为滞后,不仅不能满足“三无”人员生活所需,也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今年,该乡在洋湖村选址规划建设新福利院,完善生活用房、辅助用房、办公楼及室外活动器材等基础设施,加快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让全乡“三无”人员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这是通山强化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为补齐基础短板,该县成立工作专班,制定相关工作规则与要求,在每个乡镇办调配2名公务员充实到乡镇民政办,并将民政协管员、福利院“三员”工资分别提高到1600元/人/月、1200元/人/月,确保社会救助工作“有钱做事、有人办事、制度管事”。

该县不断强化按标施保,抢抓全省“运用大数据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在通山试点机遇,严把城乡低保审批关口,扎实推进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截止目前,已取消农村低保512户958人,新增660户1320人。

此外,该县统筹推进城乡特困供养工作,整合扶贫、民政、住建部门扶贫资金477万元,全面启动燕厦、厦铺、楠林3所农村福利院建设,年内可完成主体工程,同时,加快建立完善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制度和“救急难”工作制度,将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了70%,封顶线达9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