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雄
作者:朱丽平
木雄姓余,五行缺木,家中姊妹十个,他排行老幺。因母体供养不足,生得羸弱细瘦。父亲希望这个儿子很快壮实起来,便取名木雄。
可怜天下父母心,尽管当年生活艰难,父母在童年木雄的一日三餐里,还是倾注了饱满的耐心和养分。随着年龄增长,体格日见强健,身板硬朗,十六岁那年报名当了兵。服兵役期间,在哥哥从老家写来的一封信中得知,哥哥单位新调进一位省中专毕业的女孩,人朴实,能干,工作很卖力,为当头的哥哥省下不少心。
信中不经意的一句话,木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退伍后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哥哥单位,偷看那女孩。
没多久,俩人成了同事,经常一起下村公干。女孩恐水又恐高。一次入户调查,户主的家在大山峭壁上,女孩脸色煞白,浑身发抖,再也不敢往更高处走。从没见女孩这般脆弱过,木雄的心疼得痉挛成一团。他一把背起毫无淮备的女孩,说:“让我做你的靠背吧,一生一世。”女孩本就砰砰直跳的胸口,又好像有头小鹿撞来。不知不觉,就掉进了木雄用温暖和爱意编织的情网里。女孩做了他的女人,心甘情愿地。
俩人的孩子出生,是个男孩。木雄整天美滋滋的,越发认真工作。在家也不闲住,种菜种花,喂猪喂鸡,养鱼养甲鱼,甚至洗衣做饭,样样都干。虽说小日子小家地过,俩口子恩爱有加,孩子聪明活泼,木雄很开心。
眼看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女人从乡镇调到城里,孩子顺利考上大学。木雄的身体忽然有些不对劲。起初是咬不烂米饭,紧接着,上下台阶,稍有不慎就摔倒在地。送往大医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病情最严重时,木雄整天像滩泥一样躺在医院里,几个月下不了床。住重症监护室的那些日子,他一动也不能动,躺在一个人的灰暗里,终日胡思乱想。
那日昏然欲睡时,他听见家里的女人在病房外跟医生说话。女人的话语里,带着哀求:“用最好的药吧,哪怕倾尽所有,我们也要治好他!”
那一刻,木雄潸然泪下。他明白,自己不光是自己一个人的,还属于爱人和孩子。他开始积极配合治疗。病情总算有了好转。回家休养期间,女人寻思着,想给他换个环境居住。女人在老家选好一块宅基地,把治病所剩的一点积蓄拿出来,还借了部分款。从不干重活的她,变得能肩挑背扛了。一栋新房在女人的操持下,很快拔地而起。搬进新房后,木雄的病情一天天见好。他强迫自己,每天一小步一小步依着杖子寸着走,渐渐地,行动越来越自如。他彻底康复了。
虽说病已好,必须终身吃药。木雄跟没事人一样,照常上班。工作再忙,再烦琐,木雄从不叫苦。在他,能工作,能行走自如,能与爱人长相厮守,就是天大的福祉。
八小时之外,木雄照旧农活家务轮番地干着。他特爱干净,屋里屋外,收拾得异常整洁,家具地板晃得见人影。客厅和房间,这里挂一串五诛钱,那里摆一束艳艳的花,连厨房的窗户,木雄也用鲜绿的塑料花藤缠绕着。
大门口是村人的过道,木雄拓宽些面积,打理成了一方庭院。一侧种着红豆杉,桂花树,罗汉松,一蓬一蓬的绿,共同撑起一院的清凉。另一侧,用丝网围起一畦菜地,网上挂着风车,红橙黄紫,灼灼耀眼。菜地从没空过,种着时令的蔬菜。大门两边各摆一只花盆,盆大如鼓,陶色的,盆壁描着梅兰菊竹,鎏了金边,看上去既古朴又雅致。是木雄用水泥模具做的。盆里的铁树,已经很成年的样子。铁树下方,分放着一钵一钵的花草,是些兰花、月季、七姊妹,格桑花,波斯菊等,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共十来种之多。到了开花季节,一钵一钵的,或清丽,或浓艳,或妩媚,或妖娆,你追我赶着跳将出来。这个时候,爱花的女人必在。她弯下腰细细看,一朵一朵的花就开到了心里。
庭院花事沸沸之时,女人格外好客,招引亲戚朋友前来集会。木雄不急不躁,好酒好菜拿出来。拽了鱼竿网兜来到池塘,不过刻把钟,鲜鱼或甲鱼就跃上了灶台。木雄围了背裙,弄得菜板盘碟嘚嘚作响。客人呢,被园子里的姹紫嫣红吸附着,一汪汪鲜活的生机镇住,同时镇住的,还有厨房飘来的香味和木雄地道的厨艺。心里想着,这木雄在家是不空闲的,是不偷懒的,他用满腔的活力把一个个平淡的时光雕琢得流光溢彩。这哪里是过日子呀,简直是把生活当艺术,活得执着而有滋味。
逢周末,女人和孩子回乡团聚。木雄也是一头扎进厨房,炒呀,煮呀,呈给母子俩的总是一个躬身忙碌的后背。隔天清晨,女人还在床上赖着,木雄便轻手轻脚地起床,做好了早餐,只等女人起床就有得吃的。自己则着一身迷彩服,携上农具,闷声不响地去菜园或给猪鸡喂食,留给女人一个矫捷的后背。她坐在大门口,吃着早点,赏着花儿,笑微微的望向这个灵便的背影,一颗心就满足,就升起了一茶一饭的小温暖,小幸福。如果早起锻炼是在部队养成的习惯,那么,早起劳作,是木雄默默施行的一生许诺,他要这个死心塌地跟了自己的女人,一生心安理得地安享烟火人生,外面再多的琳琅繁华,她都不稀罕。
木雄对儿子也是关爱有加。从小到大,每逢期中(终)考试,他放下手中的活计,送儿子进考场,等着出考场。儿子大学毕业那两年,为早日就业,本地外地到处报考。儿子去哪里应试,木雄必跟了去,悉心照料着。儿子好几次挺进了面试关,他亲自为儿子熨衬衣,擦皮鞋,准备好面试的行头。因运气不佳,几次与招录擦肩而过,儿子有些沮丧。木雄没讲大道理,拿起一只自种的南瓜,抓了一把黄豆,对儿子说,“你看,我有空就耕作,我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儿子反复揣摩木雄的话,悟出其中的意味。第三年,儿子如愿考进本地一家单位。熟悉木雄的,没有一个人不感叹,“真是有心人呀,他终于可以松口气了。”
木雄自是喜出望外,宰了家里的猪和鸡,和他来往亲密的,几乎都跑过去分享了他家的酒香和喜悦。木雄种再多的菜,除供应自家外,从来不卖,一律送人,这是分享的快乐。享受最多的,当数与这个叫雪金的女人关系紧密的燕子和我了。看女人大包小袋提菜回城,木雄总是喜眉喜眼地笑。
这般勤俭、乐观、实在、坚强的一个人,自然就享受到了生活回馈的厚实与充盈。
作者简介:朱丽平,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供职于通山县文化和旅游局。在文字的道路上痛并快乐地行走,每一脚下去,都有相遇相认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