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文学】名家栏目《红色的谭氏宗祠记》


红色的谭氏宗祠记

作者:孔帆升

一次次到白泥,没有什么其他理由,是一群朴实的人让我感动。他们对红色文化的执着与崇敬,自觉修复与保护古祠的恒心,对乐于拜谒红色宗祠的客人的热情周到,让我无法释怀。惭愧的是,我非大儒,难负重任,因而拒绝了题词揭幕之类堂而皇之的请求,心中总是有份歉意无法释放。

2006年出版《老通山》时,我写过拙作《打开谭氏宗祠》,之后,我对谭氏宗祠的印象就一直停留在当初----高大方正的石柱,刚劲的对联石刻,飞檐、雕花、天井、灰瓦、戏台、滚龙墙,还有正门的魁星点斗。似乎也了解过宗族文化的,实在记不起来了。

这两年,谭氏族人屡次找到我,因为职责所在,我也就免为其难充当了几回“文人”。 对谭氏后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进一步有了了解。于是在杂务之中回望,心头又一次泛起热浪。

众多扎实地为谭氏宗祠申报国保而努力的人,其赤子之心、崇文之举、爱党爱国的淳朴情怀,令我频生敬意。退休干部、退休教师、做生意的、靠儿女兴家后有余力的、纯粹的农民,都有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发扬光大祖上优良传统,打造美丽家园,实现文旅与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2016年,通山县大畈镇成立了“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谭氏宗祠管理委员会”,除一名镇领导外, 还有13个成员来自白泥村的群众代表。在县做生意的谭家泗是2018年被公推为领头人的。那时起,人们就看到家泗为文物保护,风里来雨里去,白天黑夜忙碌,城里乡下奔波。他为人实实在在,平时很少讲话,即便遇到熟客也不善言谈,从不上桌陪坐。只见他远远地站着,面带微笑地看你与人交谈,看你在红色遗址前默哀,看你抬头仰望古色古香、气派雄伟的古建筑。我参加过他们举办的好些活动,凡是热闹的地方看不到他,露脸的地方看不到他,上台讲话时也看不到他的影子。他是个行动远胜言辞之人,习惯了跑前跑后招集人,搞后勤服务,习惯看大家表现。而他的表现就是微笑,平静,站着,走着。

当地群众打造红色宗祠、弘扬继承红军光荣传统的热情,被建党百年所点燃。由于工作关系,我一次次带记者采访,每次为我们介绍的除了熟悉情况的老人,还有普通世居的农人,他们一个个对历史如数家珍。说起为牺牲的红军烈士建纪念碑的初衷与经历,个个头头是道,未曾有半点哗众取宠之意。从那些质朴的土话中,我看到忠与孝,情与义,每个人都认为做公益事,为祖人和亲人尽孝,是值得欣慰与光荣的事,谈什么福报不福报?

“烈士们为我们流血牺牲,我们生活好了,纪念纪念他们,这不是我们本该做的事吗?”这句话出自当地一位近七旬的砖匠之口,让我刮目相看。

众口烁金,许多群众介绍:

为省保文物复旧扩展广场,13名委员会成员每人集资5万元,作启动资金。村民谭丛喜出资10余万,谭家泗不仅卖了自己打好的屋基,将卖得的13万元交到委员会财务上,还出资建起36名无名烈士墓,建起纪念碑。

萧克将军之弟萧克允,当年牺牲在白泥谭氏宗祠,葬在一块菜地下。由于年久未立碑,他的亲人和当地政府都无法确定烈士具体长眠于哪。退休教师谭丛仁亲身经历过,通过回忆和实地开挖,找到了一具烈士遗赅,从腿骨验证是战斗中被枪打断腿的红三师参谋长萧克允。他喜不自禁,带萧克允亲人祭拜,帮助迁走大部分遗骸,一部分则原地封存立碑。纪念碑与坟墓修茸一新后,前来祭拜的人一拨拨,谭丛仁乐此不疲地带路,每回都充当解说员,把那场逝去几十年的猪头山战斗复原,让人走进烽火岁月,在艰苦卓绝的故事中接受洗礼。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那些在白泥村战斗过的红军,做过扩红拥红工作的共产党员,那些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将军与士兵,无论他们来自哪里,有无姓名,他们都通过查找资料、翻阅族谱、走访了解当事人,一一找到英名,并整理成册。2021年,当地群众集资10余万元,为牺牲在白泥的200多名共产党员与红军建起纪念碑。

有着光荣历史的谭氏宗祠,2008年确定为省保单位。白泥村人就一直想打造好它,让它焕发迷人之光。2018年来,为“通山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申报国保作准备,他们自发集资百余万元,拆建了7栋房屋。

村里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文化的负责找人挖掘故事,印宣传册,刻字铭志,布置谭氏宗祠内红色展板。退休干部谭经达不顾年老多病,收集整理上万字的文字资料。有《谭氏宗祠简介》《通山县苏维埃政府活动中心谭氏宗祠》《牛藤棚七烈士》等。

他们除了以行动证明光大文物的决心与意义,就是以最诚恳的态度,最热忱的情意,邀请各路人才献计策,帮助扩大影响,以期向乡村振兴和乡村红色旅游发展。

走进谭氏宗祠,一幅谭氏家族首届敬老节的照片吸引了我。照片拍于2021年重阳节,前排3人,正中是一位百岁老奶奶,两边是九十多岁的两位老人。后面是来自白泥、高坑、洲地、大垅、大桑墩等自然湾,七十周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聚餐,还获赠拐杖、保温茶杯、太阳帽,观看了一场歌舞表演,这些费用都是年近六旬的谭家泗主动出的。

在历次浏览中,谭氏宗祠深深吸引我眼球的是墩实挺立的石柱。俯下身,我企图从石墩的雕刻中触摸历史,抵近观察数百年前的影像,想那些古人当初畅想什么,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一眼百年,穿越古今。

我仿佛看到一望无尽的大田畈,波光粼粼的富水河,鱼米飘香的繁华之地,在宗族文化的氤氲下繁衍生息。事实上,年上七旬的老人们,脑子里深烙着的记忆,就像那一尊尊墩实凸起的雕刻经年未改。他们以祖先为荣,以1929、1930年红军将领彭德怀、何长工、李灿、萧克允、叶金波在此革命过为荣,以通山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和通山县第一届苏维埃政府大会在此召开为荣,以富水风光渔米之乡为荣。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怪不得会磅礴起建设美丽家园的激情。

让我们从一段文字中去感受谭氏宗祠的厚重吧。

“谭氏宗祠始建于乾隆辛酉(公元1741年),由谭文奇字计六捐百金倡首,发动全族历时三年竣工。该宗祠建筑面积三千余平米,一进五幢,从南至北顺势,步步递升,门面斗拱麒麟,魁星点斗。宗祠两边滚龙出墙,入大门是戏楼,戏楼两侧是观戏排楼,按旧制是达官贵人看戏之所。第二幢两侧前排各有一间官厅,是显宦、名人、长老聚息之处。中厅两幢由十四根高达十几米,半米见方的石柱撑起屋面,石柱上铭刻文彩斐然的对联。龙首柱头饰活灵活现,顶板油画祥云霭霭。石柱底座石墩或雕兰镂菊,或凿刻麒麟,或五书琴剑,或宝鹭仙鹤,或寿龟猛貔,或渭河垂纶,或孟母三迁……虽经历数百年之沧桑,至今仍栩栩如生。第五幢是祖宗灵寝,木柱精大坚固。”

历经380余年的谭氏宗祠,如今修旧如旧,绝大多数构件仍是刚建筑时的原样,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华屋生辉,当地群众的革命热情亦是感天动地。1926年春,谭英鸿在谭氏宗祠成立第一个党小组,同年10月成立大畈党支部,建立以白泥为中心的大畈革命根据地。谭英鸿、谭民治、谭质夫、谭元珍、谭省三等烈士,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革命斗争中,成为中国共产党优秀的党员与将士,他们有智有谋、英勇顽强、宁死不屈,名字与事迹载入了光荣史册。我想,不忘根本,铭记党恩,自我奋发的当代白泥人,也一定会受到后人的敬仰。

在国家开展全面乡村振兴的时代,白泥这块红色的土地,有厚重人文历史的土地,处湖北旅游强镇的富水山村,有广大群众对家乡的挚爱,有他们追求的崇高目标,有持之以恒的努力,迟早是会成为一颗明珠,闪烁在鄂南大地上的。


作者简介: 孔帆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通山县作协名誉主席。在《人民日报》《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长江文艺》《芳草》《短篇小说》《青年作家》《散文百家》《解放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
《渐行渐远的瓦》选入全国高中语文教材,《冬日素描》等多篇散文入选多省语文试题,入选年度散文选本。获全国党报副刊作品奖等多项奖。出版有《盛在碗里的乡情》《秋是天空飘落的心情》《旧光线》等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