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村的沧桑与新生

云上通山报道:(通讯员  郑安国)2012年,是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元年”,旨在留住乡亲、护住乡土、记住乡愁。十年一挥间。2023年,通山县传统村落的内在文化资源和历史肌理,正在向“文化资本”“文化红利”转化,更多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到了保护传统村落中来,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增强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澎湃活力。

地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东北麓山脚的江源村,是一个古朴清秀、近乎世外桃源的古村落,一座座古民居错落有致,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古色古香。源出九宫山麓的江源河,宛如一条灵动的玉带,在群峰竣岭间回环飘绕,让这一方山水增添了许多灵性。

每个传统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典籍”。在我的印象中,江源村像一个隐者,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与记忆,在大山深处遗世而独立,闪烁着低调的光芒。

山温水软,非遗流光。在我看来,古村落是至今仍在使用着的民间文物。“仍在使用”的是人,人的生存要与时俱进,这便决定了古村落要有所变化;“民间文物”是古人留存下来的东西,是某段历史的见证,这又决定了古村落与一般的用品不同,必须要有所坚守。古村落是地域文化的浓缩,这里存留下来的一切: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建筑形态到村落格局,每一个环节都是优胜劣汰的结果,经过千百年的磨合才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江源村的特色和优势既在于山水,更在于人文。每次去江源村,走走停停之间,我分明能从古旧斑驳的老屋间、淳厚浓郁的乡风里感受到这座村庄的沧桑与新生……氤氲在村庄周遭的文化气韵,扑面而来,浸润心灵。

江源村保存有较多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古墓、古牌匾等文物。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这些民居老屋又成为红色政权和抗日组织的办公场所。自2015年起,随着文物保护意识觉醒,江源民众对这些文物与旧址进行了较好保护,对文物内涵进行了深度挖掘,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保护“江源模式”。

据《江源村志》载:“该境汉时属下雉县,汉末孙权统治时期属阳辛县管辖,隋改阳辛为永兴。宋庆元六年(1200),以龙图阁直学士吴中复一门先后十余人中进士登仕途为誉。”永兴县(明清时设兴国州,民国改阳新县)下设崇儒乡,辖上、下双迁里,江源域内属上双迁里,并设一甲行政建制,曾居住着26姓氏先民。进入元明清时期,因战争、瘟疫等多种原因,域内先民逐渐衍化为王成二大姓氏,二姓人口占到全境的90%以上,形成了以王成两大姓氏聚居的十几个自然村落。二姓先民在这块古老土地上辛勤劳动,耕读传家,追求美满幸福的生活,并为此刻意营造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又古朴清幽的安居环境,倾尽资财精雕细琢出一座座令人叹为观止的精致民居,而这些保存下来的一栋栋老屋又自然而然成为这段厚重的文人历史的最好记忆。

作为通山县13个中国传统村落之一,至今保存着明、清时期古民居古建筑11栋,明代建筑在民居群所占比重达70%以上,共计1万余平方米。

2019年1月8日,湖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名录中,把王氏老屋、老宗屋群落、高明书屋、义筹老屋合并称为“江源村古民居”。有关专家将这里称之为明、清、民国三个时期不断层古建筑博物馆。

江源村保留下来的古民居和文物主要集中于江源畈里,以明万历年间始建的老宗屋,逐步形成以老宗屋为中心,随着人口增长不断向四周扩展,以一河两岸定居生息的一个庞大的传统建筑民居群落。江源古民居以砖木混构,穿斗与抬梁木构架为主。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的迪德堂由东西并联的正屋与横屋组成,建筑面积1300余平方米。作为建筑群的主体部分,老宗屋与迪德堂均一进几重,或连三间或连五间,互相牵连,缔结了千丝万缕的氏族亲情,加之义筹老屋、沿河古商铺等古建筑,以及仍留存至今的古匾、楹联等附属文物,完整地记录了王氏家族近二十代人生活变迁和家族历史的精神传承。

江源村古民居是鄂东南地区保留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老宗屋是鄂东南地区为数极少的明代木结构建筑遗存之一,加上明清时期的沿河古商铺,清代修建的王氏老屋、义筹老屋,民国时期修建的书屋等不同功能的建筑组团,历史悠久、内涵十分丰富。古建筑群中,还加有以上牌匾等室内大量的附属文物,使整组建筑形成了完整的功能关系与年代谱系,成为见证王氏家族的家风、文化、族规、家训等历史文化的实物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且目前建筑群仍由王氏后人维护打理,其精神内涵更得以延续承接。

江源古民居是鄂东南地区文物古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与历史的真实遗存。其选址与布局体现了古人善择其址、因地制宜的科学营建理念,利用自然的地理位置及地势,依据当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精心规划设计而成,其建筑布局及使用功能既具有传统文化的承载,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作为荆楚古民居的典型艺术代表,江源村古民居受楚文化影响,十分注重艺术装饰。不但形成特有的以祖屋为核心的空间布局,而且借助一进多重的院落组合,结合对空间功能、空间延伸的思考,形成屋套屋的院落格局。同时,典型的青砖黑瓦、马头墙、彩绘壁画极具地方特色,保留完整的明代木构架、清代镂空浮雕又富有时代讯息,还有门前石雕,柱础石刻,以及窗棂、屏风、挑梁、月梁上不同题材、人物、动物、植物图案等,特别是老宗屋的门当户对、承重斗拱与牌匾,王氏老屋的八字门楼、砖花墙及石雕墨绘,前店后仓、前店后宅型的沿河古商铺,义筹老屋的藻井与镂空雕,更加体现了高超的设计艺术和建筑水准。

“瑯玡”是王氏著名的文化标志。史载:从东汉至明清的1700多年间,瑯玡王氏共培养出了以王吉、王览、王导等人为代表的92位宰相、36位皇后、36位驸马和600多位文人名士。江源王氏是瑯玡王氏支脉江西德安锹溪王氏,北宋著名军事家、枢密副使王韶后裔。

民居建筑群内,现存古匾20余块,即胆荻教严、麈坐风生、黄髪燕喜、节孝可风、神姿秀徹、衍我烈祖、迪德堂、承志堂、澹宁堂等,同样见证了江源这段厚重人文历史与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中,“黄发燕喜”,为康熙四十三年(1704)“诰封荣禄大夫、协镇湖广兴国州兼辖大冶通山等处地方、左都督、营副总府事、带余功七次、军功纪録一次陈嘉谟为封君王德豫新构立”;“胆荻教严”是舒氏大嫂护养、教导两个弟弟发奋学习考取功名,进士出身、翰林院检讨柯瑾获知这一感人故事后在舒氏大嫂七十大寿时书匾赠送;“麈座风生”是著名乡贤王河兴老先生举行文士盛会,由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李应熙当场题赠。“节孝可风”由钦命提督湖北全省学院朱于道光十六年(1836)冬题赐江源儒童王谋武之妻叶氏,对其节孝双全的品行进行褒扬。

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老宗屋群落(又称老堂屋),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湖北省迄今为止保存较好、历史较为久远的明代建筑。王氏老屋原名迪德堂,是晚晴时期当地著名乡绅王迪光所建,为砖木混构,坐南朝北,由东西并联的正屋与横屋组成。占地 2000 余平方米,建筑面积 1300 余平方,内有大小天井16个,各类厅房 50 余间。一字山墙,马头垛,小青瓦盖顶,八字式门楼,工艺精湛优美,气势雄伟庄重。

王氏老屋主人王迪光,号蔼云,为国学生,是一个家风严谨、乡人共仰的乡贤,他秉承父志,勤俭持家,家资颇丰,构建大屋。平日里热心于家乡公益事业,修桥补路,捐资兴教,尽善而为,乡邻有口皆碑。王迪吉为迪光之长兄,清咸丰年间考取功名(州志载为岁贡)后,放弃仕途,与迪光筹办经馆安于家乡传道授业解惑,对族中贫困好学子弟则加以勉励,免费入塾读书,期间还参与过光绪十五年《兴国州志》编修。兄弟俩穷一生心力,育弟子百数余人,考取功名者数十人。王迪吉非常欣赏一副人生哲理十足的对联“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卷好;世间滋味尝来无过菜根香”,并以此联置于大厅之中。因兄弟二人德才兼备,睦邻乡里,乡人遂敬称其居所为“迪德堂”。

义筹老屋原名纯寡妇屋,位于江源下铺桥头。为王忠乾遗孀周氏于清末所建。该屋背靠老宗屋南侧,坐北朝南,面朝江源河,二进三开间,占地面积191.91㎡。老屋土改时期收归和平乡作政府办公使用,上世纪80年代由灯明大队卖给王义筹一家作居房,后人称义筹老屋。主体建筑为砖木、穿斗结构,门楼处书“兰亭世泽”,喻示着女主人品性高洁。两条廊道与老宗屋两侧门相通,四面正墙为青砖封砌,正面墀头造型六垛,似跃如飞,平面略呈南北对称布局,北墙随廊道局部呈弧形,整体给人以外观精巧感觉。入口1.5米处即是一道幕式雕花板墙,厅屋两侧对称布置正房,正房西侧各设一厢房,厅屋二层为观戏台。正房与厢房全部打地垅,铺地板,厢房设置为木质隐壁,因房而异各开四折镂雕花窗。上堂正侧三方均为四柱板墙装饰,大堂顶上是造型壮观的花式斗拱和条式望板。石面长方天井,天井檐口设置宽面横梁,梁面篆刻有各种花木虫鱼图案,工艺之精美中透出古老江南文化气息。过天井即大厅,大厅设藻井,两侧分置厨房与杂物间。整组建筑木工雕刻精致,窗户栏杆、藻井、门顶窗格皆雕花,大梁横梁都是古代戏曲人物形象,由一个个典故组成,尽显老屋奢华,女主人生活雅致。或许,此层门楼上“兰亭”二字,就是她一生贞洁的真实写照。

沿河古商铺曾见证过江源村的繁盛。沿河古商铺位于义筹老屋两旁,均为砖木混构,建筑面积不算大,为前店后仓、前店后宅型建筑。始建于明代,盛于清代,为江源明、清、民国时期的商业街。沿河古街与墙背巷曾共有铺面数十个,汇集钱庄、粮铺、酒行、茶楼、烟馆、药铺、豆腐坊、农业用具、理发店等各个行业。借助上铺、下铺港口与河道运行,古时的沿河古街非常繁荣,是展现江源古时商业繁荣的重要载体之一。解放后,随着运输方式的转变,古商铺逐被淘汰,商业凋零,多数古商铺被村民拆除建房,如今仅剩两间显得尤为珍贵。

土地革命时期,江源境内还是一块红色热土,为鄂东南道委下辖的龙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源王义够等人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在境内成立了第五乡苏维埃政府,办公地就设在南岭口成氏宗祠内。后于1932年间,苏区政府为纪念本地革命先驱、阳新“二·二七”惨案牺牲烈士成子英,遂将五乡改名为“子英乡”,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设在江源老宗屋。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阳新县城沦陷后,包括江源全境在内的幕阜山区成为阳新政治中心和中日长沙会战后方基地,国民党阳新县政府机关一度被迫迁至江源迪德堂办公,老宗屋则辟为阳新中学办学育人的教室讲堂,江源人积极支持抗战,直至迎来了全民抗战的胜利。在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境内为革命牺牲的革命志士有100余人,江源人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此可见,江源古民居群不仅是鄂东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的物质载体,而且完整地揭示了革命先烈为中国革命前赴后继的英勇事迹,见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壮大,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并夺取全面胜利,是代表鄂东南苏区革命文物重要载体和研究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江源村古村落,怀顾过去、照见现实、连接未来。

年轻后生王定钊生于斯长于斯。江源村古民居的新生,与他的故乡情结互为表里,相互映衬。

王定钊15岁辍学外出打工,几经商海沉浮,到25岁时就积累了百万家财。虽然只有初中毕业的底子,文化情怀却很浓郁。江源人外出务工所挣的钱源源汇进古老的山村,拆老屋建新屋的冲动一波接一波。从2005年起,江源悄然兴起建房热,一幢幢的老屋被拆掉。但他看到故乡的老屋岌岌可危之时。王定钊经常放下手头的生意,三番五次跑回江源,苦苦劝说乡亲。王定钊身边还团结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成立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理事会,出力、斥资、建言、献智。国家文物局网站发文《以江源村为试点,探索湖北古民居保护新模式》,推广新乡贤汇聚民间力量保护古民居的做法。

多年来,王定钊痴情保护传统村落奔走和付出,得到了省住建厅的高度重视。先后斥资8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江源村古民居生态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整治、硬件设施改造。村民主动让地,自愿投工、投劳、投木料、投饭餐积极参与到传统村落整治和风貌协调改造项目中。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江源村传统村落连片保护利用工作已累积投入近2000万元,提升了传统村落“活化”和保护利用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张合理开发利用的蓝图正在铺展开来。

2022年10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六部联合公示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江源村名列其中。2023年3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建村(2023)16号文件,江源村被列为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距江源村申报中国传统村落,经历了十年的艰难曲折。

历经沧桑巨变,江源村留存或完整或残破的遗迹,在无声之中倾诉历史过往。用村落的历史与故事,传递出深藏于乡间的脉脉温情,拼接出属于江源人的故乡记忆。引贤聚能,合力推动古村落开发保护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挖掘板凳龙、彩船灯、山歌舞等节庆活动,发展水蜜桃、黑山猪、民宿等特色产业,为共同缔造注入“源头活水”,提升江源村发展续航力。

至今长达600余年的生产生活中,江源村以文传家、以仕传家、以德传家、以耕传家、以商传家的故事绵延不断。江源人制作的年糕、糍粑等传统美食和如今兴起的板凳龙等民俗活动,让更多的江源游子回望山水,长忆乡愁……

(编辑:谭茜  二审:唐成  终审:阮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