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文学】黄鹤楼的龙灯


黄鹤楼的龙灯

作者:周启兴

俗话说:“吃了月半粑,各人种庄稼。”不过农村里勤快人是不会等到月半后才做事的,过了三朝年,年初四就会下地除草上山砍柴。

而现在呢,年轻人勤快也多的是,只不过不再是下地上山,年轻人从异乡回来把亲人一一见了,把年一一拜了,把故乡一年的丰收酒喝了,开着车一天可以跑完所有亲戚,不像我小时候拜个家婆年近则半天一天,远则两天,把年拜完要好几天。年轻人肚子装着家乡的纯谷酒,脑子里装着家乡的幸福,胸中怀着万般不舍再次离乡背井去那圆梦的远方。年初四后,只见车子日夜穿梭不停,他们奔向他乡求财。村子里又渐渐恢复昔日的寂静,一家家宽敞阔绰的大门紧闭,庭院任由那杂草疯长,阳台任由那找不到树枝栖息的鸟儿嬉闹,年后就像潮后的平静。

今年是甲辰年,龙年,不玩龙真是缺憾。邻居说:“今夜曾家山玩龙灯。”我颇有一些诧异,急忙问:“哪里的龙灯?”答曰“黄鹤楼的。”“哦,这也难得,黄鹤楼能组织一支玩龙灯队,多么不容易!现在年轻人过完三朝年就急急忙忙去他乡发财,哪有时间以传统方式闹新春呢。”我十几岁时看过上新屋玩龙灯、打狮子、采莲船、骑竹马,后来看过吴家园玩龙灯、九折玩龙灯,这些都是黄沙铺镇里较大的村落,他们组织人员来闹新春应该来说要容易一些,起码不缺人,但后来人们都去他乡求财,村里只剩下老人小孩,所以上新屋、吴家园、九折的龙灯队都偃旗息鼓了。

邻居又说,黄鹤楼的龙灯还要到街道上来玩,我说,“既然要到街道来玩,那我就不去曾家山了,只因我那年迈的亲家太热情,把酒一喝就看不成龙灯了,等他们来街道时好好观赏。”

初七夜里,黄鹤楼的龙灯果真来了,伴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伴着响彻云霄的炮竹声,两条九节长龙从慈湖坝下奔腾而下,就像慈水从大幕山呼啸着奔腾而下一样,闹翻了源头,闹翻了黄沙铺,给沉寂的夜空带来无穷的活力,给空虚的村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你看:那两条红龙、黄龙的龙头用竹条扎成架子,糊上白色清明纸,涂上各种颜色,形态逼真,有角、有嘴、有眼、有胡须。龙身各节用细篾扎成圆筒形,外糊清明纸。龙尾亦用细篾扎成鱼尾形。用红布、黄布带将龙头、龙身、龙尾连接起来,并在龙头、龙身、龙尾各节内点一蜡烛灯,似为灯笼。排灯后还有鱼、虾、蚌壳灯笼等,在锣鼓、号角声中晃头摆尾,龙灯跟着绣球不断地扭、挥、仰、跪、跳、摇,有如蛟龙下海,又似景龙抱柱,有时像二龙抢宝,或又像老龙翻身,或又像金龙闹海……。它们体态矫健,龙爪雄劲,似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又似穿梭于险峻的山峰之间进行一场恶斗,令人惊心动魄!龙灯所到之处鞭炮不断,烟花弥漫,观看者紧跟其后,黑乎乎的一大片。“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为迎接龙灯进祖堂,我们周家人早早在祖堂门前排列四喜烟花炮二十对,鞭炮数万响,灯龙进入祖堂内,门外的烟花炮腾空爆炸焰火斑斓、鞭炮就地开花。灯龙在鞭炮与焰火余光中飞舞,十分壮观。龙不停,鞭炮不断,只有那喜气洋洋的喝彩声才能让四周静下来,那打了鸡血的村民顿时屏气静听。堂内洋溢着“一祝生活美满无烦恼耶”“好呀”,“二祝万事如意步步高呀”“喜呀”,“三祝好运连连喜事到呀”“好啊”,“四祝福气多多乐逍遥耶”“喜耶”,“五祝阖家欢乐老少笑呀”“好呀”,“六祝金银财宝享不了耶”“喜耶”,“七祝福禄双全康健照呀”“好呀”,“八祝功成名就事业超耶”“喜耶”,“九祝大吉大利灾难消啊”“好啊”,“十祝一帆风顺年年好诶”“喜耶”。一串串祝福语声在祖堂内外回荡。

龙灯在周氏祖堂酣畅淋漓大闹一番后就去了阮氏祖堂。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图腾,并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把山脉走向也称之为龙脉,分为北龙、中龙、南龙,即艮龙之脉、震龙之脉、巽龙之脉。在中国不管东西南北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玩龙,从春节开始玩到二月龙抬头,甚至玩到端午节。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爱龙呢?或许在漫长的农耕社会里人们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才有五谷丰登。于是龙慢慢成了吉祥的化身,成了人们美好愿望的寄托。人们希望龙王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玩龙就成了祈求甘霖的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活动。

现在的年轻人过完三朝年就忙着出外求发展,农村一股充满朝气活力的人出去了。我身在黄沙,深感到黄沙的农耕文化在逐渐淡化,庆幸黄鹤楼这个村庄还能组织起来一支玩龙灯队。龙灯在黄沙铺的家家户户里穿梭,在黄沙铺的街道中翻滚,炮竹声连绵不断,焰火划亮了黄沙铺漆黑的夜空,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春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