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一部历史
作者:王旺能
我家屋旁有一棵大樟树,依山傍水,山上是郁郁葱葱的楠竹杂树,树下是两口池塘,呈东西走向,西高东低,分为上下两塘,中间仅隔丈余,约有两个足球场般大小。大樟树位于下塘东北角的边缘上,坐北朝南,位置较高,站在树旁,向南远眺,车田村尽收眼底,更远处的山峰重峦叠嶂,将最高的大平山峰簇拥着耸入云端。大樟树比我爷爷的爷爷还年长。三十多年前,一个自称搞名木古树保护的人,将一块巴掌大的小牌子往它身上一贴,声称它有800多岁。
近年来,我查遍正史、野史和家谱,又请来专业人员用碳十四鉴定,采取文技相互印证的方法研究和推断,树爷爷年约960岁。这样的老寿星,全国都不多见,不然它怎么能进入国家林业部编制的《中国古树名录》,彩色大照片赫然收录其中,并被称为“通山树王”。
在人间,上百岁的老人已然老态龙钟。在树界,情形也好不了多少。黄帝陵中的千年古柏,北京潭柘寺中的唐代银杏,都是世上赫赫有名的树中寿星。我曾多次拜谒过。它们看起来垂垂老关,枯树寒枝,苟延残喘。而我家树爷爷可不一样。近30尺的腰围,30来米的个子,伸开臂膀又是30来米,说是参天大树、独木成林一点也不为过。不但身高体壮,而且枝繁叶茂,没有一桠枯枝,一副生机盎然的模样。
前来看望树爷爷的人们都在感叹:“啧啧,这哪像800多岁,38岁差不多,这么茂盛!”曾有国家林业部和省林业厅的大专家来现场考察测量,权威地论断:“这棵树适逢天时、地利、人和,正值壮年,风华正茂。”看来,这是一棵神奇的、不平凡的树。住大树前不远处的王向义老人,活了一百岁,是村里满腹经纶的百事通。他生前亲口告诉我,这棵树是宋仁宗年间,本村大学士吴中复(1011~1078年)所栽。我后来查阅吴中复及其后人文集,发现真有相关记载。早在北宋仁宗年间,本村吴姓家族出了三位贵人。吴几复、吴中复、吴嗣复三兄弟先后高中进士,被世人尊称为“吴三贵”。特别是吴中复官至二品龙图阁直学士,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他担任监察御史期间不惧权贵、秉公弹劾,被宋仁宗亲笔赐誉“铁御史”牌匾,其生平事迹被收入《宋史》而流传后世。
晚年,吴中复遭人陷害,辞官回家,隐居在树旁边名叫后背坎的山旮旯。他闲来无事,在周边栽植了大量花草树木;并在这儿相继接待了前来拜访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1019~1083年);来自江西修水县的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年);来自江西德安县的著名军事家王韶(1030~1081年);来自武昌江夏的北宋宰相冯京(1021~1094年)等名人雅士。他们曾在树下谈经论道,吟诗作赋,并留下了一些名诗佳句。吴家一族,在车田村兴盛了近六百年,七品以上官员二百多人。而作为家族领袖的吴中复生前留下的风水树,被吴家后人世代相传,精心保护,全国各地名人雅士瞻仰膜拜。
天有不测风云。顺治二年,1645年,夏天,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遭到清朝的玉亲王多铎追杀,从武昌退守九江,又一路败走九宫山,路过车田村时,在香樟树一带树林里临时驻足,埋锅造饭,偶然听说这里是“吴三贵”的家乡。李闯王误以为是引清兵入关,将他赶出北京城的明朝降清大将吴三桂1608~1678年的家乡,顿时仇人相见,两眼分红,将满腔怒火全部发泄到“吴三桂”族人身上,可怜吴家两千余口被屠村灭姓。大樟树这片风水树林也被大顺军当柴烧掉。由于这棵大樟树太大,一时砍不动,加之清兵追剿甚急,于是大顺军放火烧树,至今树底留下烧伤的窟窿。从此,吴氏一族在车田村消失,毗邻的茅田河村王氏族人移居车田村。时间穿越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在鄂东南闹革命,建立了以阳新县龙港镇为中心的鄂东南特委。本村共产党员王耀光、王义秋积极响应,成立了农民赤卫队。他们以大樟树旁边的后背坎老屋为大本营,在大樟树下给农民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后来,革命队伍内部“肃反”扩大化,上级命令赤卫队长王义秋将六个被错误地定为“改组派”的队员,从大樟树下押解到车田祠堂,召开宣判大会。上级来人宣布,将七个反动分子押上台来。王义秋一听,以为弄错了,悄悄地提醒:
“错了,六个,不是七个。”
“没错,另一个就是你。”
随即命令将王义秋也绑了,一起押到车田河滩行刑。当刀斧手砍到王义秋之时,矮小灵活的王义秋,突然挣脱捆绑他的绳索,上前去抢夺砍刀人高马大的刀斧手惊慌地向上一举大刀,王义秋的手指齐刷刷落地,上演了十分悲壮的一幕后来,王耀光被派往咸宁秘密从事农运工作,每晚必须多次转移,避免敌人搜捕为了掌握时间,每次睡觉时他点燃一炷香握在手上,当香火烧到手时,就及时警醒离开有一天,由于过度疲劳,香火撒了手,睡过了头,被敌人逮捕,面对严刑拷打,王耀光始终坚忍不屈,视死如归,决不当叛徒,最后敌人气急败坏,将王耀光装入木桶中,周围布满铁钉,然后从头顶上慢慢淋开水,王耀光英勇就义,解放后他被评为革命烈士,车田村一度改名为“耀光村”,文革时期,更名为“灯塔大队”。改革开放后,又恢复为“车田村”。这都是我上小学时,王耀光烈士的遗孤王能育老人给我们讲述的历史,王向义先生见证的史实。
1958年大炼钢铁,大樟树周边几棵古树都被砍掉,作为炼铁用材,有人也盯上了这棵大樟树,成年人不敢出面阻挠,怕被打成“右派”,便暗中唆使孩子们晚上悄悄往树上到处钉铁钉,并散布谣言山神爷托梦不让砍树,当斧头遇上铁钉火花四溅,伐树人以为真是山神爷显灵了,不敢再伐,才保住了大树一命。
大锅饭时期,号召开荒种地,围湖造田,大樟树背后的小青山被改造成梯地植被破坏殆尽,水土流失严重没人在意这棵大樟树的死活我爹上树砍枝桠,从十多米高的树上掉下来,昏迷了几个月,遇上下雪天,我们盼望大雪压断树枝,可拾起当柴烧,一到热天,生产队就将几头水牛系在大树下的池塘中边喂草边泡澡,树下成了季节性牛圈,日久天长,树下土方日渐流失,树根越露越明显,大树随时有倒伏的危险。
分田到户后,树下池塘无人管理,逐渐淤积成一滩草地,杂草丛生、泥坑密布、垃圾成堆、瓦砾遍地,一到热天臭气熏天。大树缺少丰盈的水体滋润,枯枝败叶、日渐萋萎。
党的十八大以来,村民们才明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才晓得原来这棵大樟树如此金贵,历史这般厚重;保护这棵树,就是守护当地传统文化,守护祖辈赐予的金饭碗。特别是乡村振兴的春风吹拂,大小领导经常来视察,政府资金扶持、林业人员现场指导、村两委班子服务保障及时到位,村民们通过共同缔造,挖塘泥、垒塘坎、培根护土、保护植被,大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近年来,树下居民王伟琪律师投入巨资,对大树周围环境进行了改造和美化,打造出一个以大樟树为核心的景点。春天来了,满树吐出新叶嫩芽,像是天空中漂来的浅绿色巨型云团,绿得让人心醉。夏天,成百上千的白鹭栖身树上,繁衍后代,百鸟争鸣,好不热闹。秋天,随着天气变化,树叶变得色彩斑斓,同一片叶子混合了绿、黄、橙、红多种颜色,最后很不情愿地一片一片飘然而下。冬天,树叶黄绿相间,时常盖上一床巨大的雪被,银装素裹,煞是好看。
从小,常听娘讲,树像人一样,你待它好坏,它心里明白,虽不会说话,但会表现出来。我家屋旁这棵大樟树,历经千年,饱经风霜,命运坎坷,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诉说着历史的兴衰。如今返老还童,正昭示着一个强盛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