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文学】诗意通羊

诗意通羊

作者:镇咸勇

一声声清脆宛转的鸟鸣,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

在鸟语花香中醒来,睁开眼,推开窗。一河碧波,映入眼帘;绿树掩映,鸟儿跳跃;河岸两边,鲜花盛开。

空气中饱含着浓墨,岁月里充满了诗篇。“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河,是通羊河,人们逐水而居,修路架桥,日益繁荣。千年的风霜雨雪,花开花落,日月轮回,把这里修炼成一个集镇,通羊镇。

“我爱通羊好,青山便是城,白云深处宿,一枕玉泉声。”九百多年前,宋人蒋之奇诗中描写的这个通羊城,充满诗情画意。农耕时代,生活悠闲,精神惬意,跃然纸上。

时光匆匆,现代文明,翩然而至。三十多年前,我从鱼米之乡的江汉平原来到风景秀美的鄂南山区,成为了一名地地道道的通羊人。与这座县城同呼吸,共命运;见证了通羊由小变大,由窄变阔,由闭塞变开放,由落后变繁华的历程。也接过了古人的笔墨,在这一方水土上写诗。

圣庙,这个孔夫子的遗存,成了传统教育的基地;夏天游泳的河滩地,成了滨河公园,清波荡漾、栈桥蜿蜒、绿树婆娑、花团锦簇;渺无人烟的荒山野岭,成了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道路宽阔、车水马龙;而那曾经的石头山,变成了人民广场,人们摩肩接踵,热闹非凡,跳舞的大妈、嬉戏的幼童、下棋的长者、打球的青年,市井百态,欢乐祥和。

这是一代又一代的通羊人,用勤劳的双手写下的诗篇;也是一代又一代的城管人,用奉献的汗水写下的诗篇。

六年前,我融入到城管这个大家庭,有幸了解到城管人的点点滴滴。老一中地段是通羊最繁华的商业街,人流、车流、物流集中,稍有松懈就会堵塞。外来的少数民族同胞,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一夜之间,就在街口画圈占地,搭建棚屋,安营扎寨,出了大难题。他们个个身配利剑,出言不逊,拳脚相加,谁也不敢惹。执法队员们手被划伤,衣被扯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陈新样和他的伙伴们忍辱负重,拉家常,请吃饭,交朋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相关部门沟通,争取新摊位。整整三个多月,化解矛盾,融化冰点,啃下“硬骨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面对执法对象威胁,喝药,跳楼,诬告和伤害,城管人从不退缩,只为让城市“文明”与小贩“生计”兼顾,城市文明与人间烟火一起“升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作为一名城市管理者,黄崇德每天都在通羊的街道上奔走。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是他的夙愿,也是他的使命。精管善治“我们的城市”,勾起城市记忆,打造城市客厅,配置城市家具。他用坚实有力的步伐,把诗歌一行行地写在这片土地上。

环卫中心吴道和他的城市美容师们,用扫帚写下优美的诗歌。十万人的通羊,高峰日要产生六百吨垃圾。一个人脏,换来一方净;一群人累,换来万家爽。

在这个省级园林城市里漫步,街道路边有休闲舒适的林荫绿地,交通要道有清新养眼的草坪盆景,人流旺地有润心养身的花红庭院,一批批“小疤痕”变为一个个“小景点”。这是园林中心舒克桂和他的园丁们用辛劳写就的诗歌。

陈平的诗歌都映射在他的眼睛里。队员们步调一致,着装整齐,仪表端庄;穿梭在街头巷尾,巡视着路面门市。督“四包”,清渣土;首违不罚,温情执法。

爱一座城,恋一件事,就是把她管理好。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管人理应用好共同缔造这把“金钥匙”,凝心聚力画出城市管理“同心圆”,多方发力不断扩大“朋友圈”,让通羊城区更具暖意、惬意和诗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上竭忠尽智,在力促通山高质量发展上再立新功。

“一水护城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通羊城区,青山环绕,绿水长流;水墨清秀,桂韵淡彩;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就像一幅山长画卷,铺展在天地之间。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花开四季,鸟声悠扬。

人在画中住,福由自然来;生活有滋味,诗意满通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