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通山慈口乡大竹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凝聚合力助推脱贫

(云上咸宁编辑报道)为大力推动通山县慈口乡大竹村的旅游开发工作,展现大竹村美丽乡村旅游特色,带动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建设,把大竹村打造为垂钓小镇,9月9日,通山县慈口乡大竹村将举办首届美丽乡村旅游推介会。

大竹村首届美丽乡村旅游推介会以“山通水富●美丽大竹”为主题,活动内容包括钓鱼比赛、民俗文化演出、农特产品展销、富水湖观光游览等,游客们还可以现场体验捕鱼、磨豆腐、做空心面等田园特色活动。


此次乡村游还专门为钓鱼比赛设置了奖项,一等奖1名,奖励1000元;二等奖3名,奖励800元;三等奖5名,奖励500元;特别奖1个,奖励600元(单尾最重)。


blob.png

据了解,大竹村的首届美丽乡村旅游推介系列活动刚刚推出,前来报名的市民就已经爆满。此次活动能得以顺利筹备进行,也得力于市纪委、市地税局、市中心医院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

blob.png

2017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将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通过一村一景、发展特色民俗村、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休闲田园体验产业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以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实现了贫困户30户81人产业帮扶全覆盖,进一步增强了贫困户“造血”功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村庄的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变,做到了脱贫有产业支撑、发展有项目支持。

blob.png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扶贫

大竹村始终将产业作为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第一引擎,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核心,科学规划、创新思路、制定方案、强化措施、重视效果,初步形成了通过26个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1、科学规划,描绘美丽蓝图。今年2月份以来先后邀请市规划局、市旅游局、市发改委、通山县城建局、文体新局等多家单位到大竹村进行实地考察,初步形成了“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切入点、以打造休闲生活体验为主题线、以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为参照面”的“点、线、面”全方位发展模式。邀请咸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印了《通山县慈口乡大竹村美丽宜居乡村规划》,并提出了“云游大竹山、怡居富水畔”理念。在充分发挥大竹村地域优势、做好山水文章,深度挖掘农村文化、彰显乡风民俗特色的基础上,明确了走以“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四美建设路线,并制定了《大竹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2、领导重视,增强有力措施。今年来,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程良胜等市领导3次亲临大竹就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专项调研活动,通山县委书记石玉华、县长陈洪豪等主要县领导多次深入大竹村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大竹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上作重要批示,为后期项目资金筹措、责任单位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3、逐步推进,注重效率运行。以项目建设促进贫困户脱贫。根据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规划和方案确定了涵盖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的26个项目,并以存量贫困户为主,全部纳入26个项目建设带动贫困户,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以确定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建立监督机制。根据26个项目建设的内容要求,制定“三级责任联保”,即每个项目明确县级帮扶单位、乡级联系人和村级实施人,将项目责任落到个人、建设落在实处;以倒排工期推进项目实施。制定大竹村年度项目实施责任落实表,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和完成时限,每月月初制定扶贫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年度项目实施任务,并在月底兑现落实完成情况,在强化工作任务要求的同时,注重完成时限。

blob.png

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推动生态扶贫

今年来,大竹村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整治村庄环境为重点,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支撑,积极推进现代化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新常态,实现生态优化、环境整洁、设施完善、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1、高位推进设施建设。按照生态第一、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规划生活居住区、产业耕作区、生态景观区、休闲娱乐区,留足发展空间,通过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庸派风格、统一配套公共设施,促成30户贫困户实现易地搬迁住进新居;打造旅游码头,提升生态开发优势。以八组码头建设为核心,连带二三组、四组、七组三个码头共同建设,形成“一大+三小”的水上航运路线贯彻大竹村整个水域面积;着重美化亮化,提高幸福平安指数。在村内道路两旁及农户房前屋后栽种绿化树木,沿富水湖岸载种垂柳和鸡冠花,全村基本实现全面美化绿化。

2、大力实施环境整治。配齐环卫设施。全村新添置勾臂垃圾车1台、勾臂垃圾箱9个、垃圾桶500余个,每个农户门口和主要干道两旁放有垃圾桶,满足村民生活需要;建立环卫体系。利用公益性岗位配备保洁员15名、垃圾清运员1名,制定《大竹村环卫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对村组职责和保洁员、垃圾清运员工作标准进行明确;广泛发动群众。每季度组织一次全村党员、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对村文化广场、渡运码头、学校等公共区域进行“大扫除”,逐步转变群众思想,引导群众自觉爱护环境、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工作。

3、全域发展生态旅游。一是筑巢引凤,大势宣传休闲农业。在全村湖边、围汊挖建钓鱼台24个,新建农家乐5家,吸引了大批垂钓爱好者前来顿足野钓,增加了人气。二是因地制宜,合力举办体验活动。联合当下流行的自驾游、周边游等公司合力举办以“撒网捕鱼-赛龙舟-听民谣-看舞龙-夜宿营”为主题生活体验活动,进一步挖掘生态旅游资源。

blob.png

以坚持文明引领为重点,推动精神扶贫

制定村规民约,组建文化队伍,开展“文明卫生户”评比活动。在全村7个小组重要路口树立村规民约宣传牌,同时在农户房前张贴村规民约告知单,营造了风清气正社风、民风;组建民俗文化专业队伍,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厚植人文底蕴,为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打好坚实基础;在全村组织开展“文明卫生户”创建评选活动,有效整治家庭环境卫生,摒弃不良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促进全村形成“争先进、学模范,树典型”的良好氛围。

blob.png

以弘扬廉政文化为保障,推动廉洁扶贫

1、以推崇廉洁文化长廊为依托,构筑廉洁阵地。计划以全村民房墙面为背景,在围绕肖星线、学校、宗祠、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墙面上绘制廉洁漫画,形成“讲道德、重家风;崇善教、弘民风;守规矩、正党风;尚廉洁、聚清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2、以推进农村“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为契机,建立权责清单。积极构建民主自治、权责明确、相互制衡、公开透明、操作规范、简便高效、监督有力的农村“小微权力”运行机制体制,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参政议政意识,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blob.png

今年以来,在驻村工作队的鼎力帮扶下,大竹村贫困户成功实现了“渔民上岸、转产创业”,越来越多的群众积极投入到大竹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来,困难群众脱贫的动力被进一步激发;大力发展体验型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业和新型农业,产业脱贫思路进一步清晰;建设大竹新村,加强水、电、路、广场、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开展“文明卫生户”创建活动,制定村规明约,群众文明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