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唱出“文化+”的发展大戏|通山推进文化扶贫的成功实践

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如何激发和调动最根本、最持久的力量?

通山的创举是:“文化+”。

“文化+载体”、“文化+团体”、“文化+农体”、“文化+实体”,通山激发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唱出精神变物质的连台好戏、发展大戏……

文化+载体——“富口袋”先要“富脑袋”,变“要我富”为“我要富”,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县委书记石玉华说,精神的贫困是最大的贫困。必须从思想根子、灵魂深处解决“要我富”与“我要富”的问题。不解决精神的贫困、文化的空虚,精准扶贫就会缺乏持续动力。

必须两个成果一起要,物质、精神“双脱贫”。

建强载体,树立两个成果一起要的鲜明导向。近年来,财力簿弱的通山,象抓经济一样抓文化,勒紧裤带搞载体建设,总投入3亿多元。鄂南第一个红色 县级政权旧址、开发圣庙家教家风、王明璠符第家庭伦理、闯王陵廉政教育等基地,已经成为全县群众的“道德讲堂”和“精神食堂”。政府慷慨解囊,百姓倾其所 有。大畈镇白泥村王细香,是个出了名的“文化痴”。她砸锅卖铁建文化站。为了还债,她将家里的家具、电器等值钱的东西拿去抵账,甚至将公婆喂养的年猪和丈 夫买来的年货都搭上了。她所在的文化站曾被评为“湖北省山区一级文化站”,个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她曾说:“宁可饿肚皮,不能空灵魂”。

阵地运用,做足“富口袋”先“富脑袋”的功课。通山定期不定期、固定或流动的乡、村农民学校遍布全县,“农家书屋”全域覆盖,宣传政策法规知 识、传授致富实用技术。南林桥农民学校开办以来,已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邀请专家讲解小龙虾养殖等技术,使一批困难群众增收脱贫。

黄沙镇城光村孟垂进家境贫寒,从小辍学,靠打零工为生,3年前在农民学校和农家书屋学习后,借钱购买一台联合收割机,为周边群众收割庄稼,当年 收回本钱。尝到甜头的他又同村里几个农民联手,添置多台农机设备,成立全镇首个农机服务合作社,带动村里的10名困难户增收5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技 致富示范户。

模式创新,推进“输入型”向“激发式”转变。一味搞“帮他富,要他富”,会造成不少人“等、靠、要”。纯“输入型”扶贫,致使“贫困帽子”争着戴,形成“身份依赖”、“今朝有酒”,常常扶成了“懒”、扶出了“惰”,导致越扶越贫,偱环反弹。

通山注重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心,让许多贫困户走出人生低谷。楠林桥石门村九组村民夏雄伟自己患有甲亢病,妻子肺气肿,丧失劳动能力,两个孩子 要上学,家庭十分困难,一度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看了多次村文艺队表演的小品《扶贫》后,他重树生活的信心。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搞起了黑山猪养 殖,还清了贷款,走出了贫困户行列。

大路乡东坑村村民王细贵的新楼大客厅墙上一块“勤劳致富示范户”的匾牌特别惹眼。这块匾牌“挂”着一个故事:王细贵过去是贫困户,也是“老上 访”,参加文艺活动时,和邻村经济能人、养殖大户熟络了。在多方帮助下,他发展孔雀、生猪养殖,年收入7万元,一举脱贫致富。县、乡、村干部知情后,顺势 “激将”:特为她制作“勤劳致富示范户”匾牌,挂上大红花,组织文艺队敲锣打鼓送到她家。王细贵听说后,还真的激动了,打电话到乡政府,请求锣鼓队中午到 她家。问她为何改到中午,她说:“让村民们都收工回村都看看,我是致富示范户!”这以后她思想180度转了弯:“日子过得好,还是靠大家、靠政府,我再没 必要、也不会上访了!”。

文化+团体:广场就是课堂,艺术就是力量;文化团队可抵“千军万马”。

城乡各地,视野所及,歌舞升平。

让群众从千家万门走出来,从农闲淡季茶余饭后聚拢来,汇成强大的凝聚力、正能量,通山用“文化+团体”做到了。目前全县已建成了县乡村文 体团队200多个、7000多人。以扶贫济困为“职业”的“爱心文艺团队”已发展到100多人,义演120余场次,募捐300多万元,全部资助了困难户。

如今通山的农民,白天田头忙劳作,晚上广场晒歌舞,张口成歌,迈步即舞。文化团队不仅活跃在本乡本土,还每年去香港、新加坡等地交流展演。

“下里巴人”变成“阳春白雪”。《白云深处》走出国门,《大道通山》入围“我最喜欢的湖北民歌”,双双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奖。《相约九宫》、《打硪歌》、《李三娘》、《赶雀子》、二堂审子》屡夺大奖。通山山歌已申报省级非遗,通山木雕入围国家级非遗。

“自从有了文化广场、文化活动,我们的生活天天象过年!”天天乐文艺队队长谭道雪说。

自创自演、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编排剧目,慢功细火,润物无声。有的启智益脑,有的劝和促睦,有的崇孝树德,正了家风,纯了乡风。

楠林桥镇石垅村过去是出了名的“上访村”,自村里文化活动开展后,7个老上访户有4个加入了村文艺队,不仅乐哈哈地唱歌跳舞,还劝阻其他老访友。

不少人直言:“凡是文化团体强、文艺活动多的地方,社会风气就正,社会治安就好。文化团队的作用,抵得上千军万马!”

文化+农体:脱贫攻坚,攒足“本钱”;要奔小康,先保健康。

过去农村体育设施匮乏,群众无从参与体育锻炼。为改变这一局面,通山大力实施“农体工程”,改善农村健身条件,满足农民健身需求。

通山“通通是山”,县城“夹”在山中,用地十分紧张。为让全城群众有一个集中的体育运动场所,他们排除各种干扰,ppp模式筹资2亿元,高标准 建设全省一流的县级体育运动中心,结束了该县无专业体育运动场的历史。该中心成为通山最具现代气息的地标建筑,让那些认为“天天都在干活,不必锻炼身体” 的农民开了眼界、变了观念。

规划建设板桥龙珠湾水上乐园、省局水上中心、游跳中心、凤池山市民体育休闲公园、九宫山中国高山运动员训练基地、江南唯一高山滑雪(草)场、4个高山峡谷漂流等,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

全县现有790支长年活跃在基层一线的文体活动队,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数15万人,占总人口的30%。

体育设施全盖,体育组织全延伸,体育活动全天候。群众说:“身体好了,更有脱贫的动力,发财的‘本钱’!”。

文化+实体:内生动力,产业融合,是脱贫攻坚的“顶梁柱”、“压舱石”。

文化遗产变成文化资产,文化创意变成文化创富,文化资源变成致富财源。

县文体局局长陈世德说,文化+,就是要让产业“沾上文化味”,在产业发展中找准 “切入点”,在产业发展中实现“获得感 ”。

巨龙飞腾、大鹏展翅、百鸟朝凤……通山国家级非遗木雕艺术中心,各种木雕琳琅满目。他们正组织展品参加11月份国家在福建举办的“丝绸之路非遗展”。

通山木雕是国家级非遗,有“木板上刺绣”之称。产品远销俄罗斯、新西兰、韩国等市场。木雕第五代传承人成希介绍,目前全县木雕实体发展到20多 家,年产值9000多万元,木雕还带动了根雕、竹雕、石雕等,全县“雕经济”又带动生产、旅游、文物保护等产业链达2.1万人。

一个不起眼的树蔸,变成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一片普普通通的竹片,可以卖出几千上万的价钱。在扶贫中有“化腐杇为神奇”的作用。县非遗中心主任谢志兵认为,木雕、竹雕等产品在家装中有极好的市场前景,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敲门砖”。

金鹰生物科技园是通山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他们生产的“旗黄膏”系列产品是改善人体亚健康的高新产品,市场潜力大。公司负责人陈朋胜介 绍,2016年公司销售收入近亿元,带动就业1000多人。公司正在开发的新产品生物酵素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税收3000万元,带动 1.2万人。

目前闯王陵、王明璠大夫第两个国保单位已得到全面修缮,七个省保单位修复详规正在制定。核电路、106国道和九宫山、富水湖的“一线两圈”的古民居,家家挂起了红灯笼,开起了农家乐。

文化+实体,让农民在文化扶贫中有“获得感 ”,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压舱石”。(咸宁日报记者刘文景通讯员许大农万亚辉)

编辑:yangwei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