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哥|保姆杏儿

杏儿运气好,一进人才市场就被老板选中了,要她去家里当保姆。杏儿这个时候出来打工,做保姆正适合,她生孩子还不到四个月,身子还弱着。

老板在车上对她说:给你的工钱不会少的啦,关键是看你做得怎么样啦。

杏儿想顺着话儿问问一个月给多少钱?但知道这儿的人都有钱,人家不会少给。心里想:他要是欺负俺,腿在俺身上,不中,俺就走人。

老板又说:我的要求其实不高啦,就是,家里不脏,小孩不哭。

看着前面开车的三四十岁模样的老板,杏儿想说:这两不老高呢。

不一会儿,小车就驶进了惠城区泗洲塔附近的一个花园小区。第二天,老板就去了香港。他很忙,没时间长留在惠州,每周只能回来一次。

老板娘比杏儿小,也是头胎,人家娇贵,啥事都不沾手。老板娘的儿子和她的妮子差不多大,一问,也是刚做一百天。老板娘很奇怪,每天只让儿子吸几口奶。儿子吸奶时,咧着嘴做鬼样,好像牙疼得不行,立马推开儿子喊道:杏儿,杏儿,快给仔仔冲牛奶啦。

过了两天,杏儿知道了老板娘为啥不给孩子喂奶,怕疼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怕吸多了奶子松垮了,不坚挺,老公不喜欢。杏儿还知道,老板曾请过好几个保姆,那些人都不会哄孩子,孩子每天哭个不停。

杏儿对老板娘不喂奶很是想不通。女人天生就是奶娃的,再说喂也好,不喂也好,到老了奶子都得松垮,更何况娃吃母奶好着呢,比喝牛奶强,俺们乡下没奶水才给娃喝米糊糊。杏儿记得出门时妈再三叮嘱,在外面每天要挤奶,千万别把奶水胀回去了,等到生二胎时就没了。杏儿坐火车来惠州时,每天去洗手间躲着挤两次奶,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她的奶水多,一挤就是大半茶杯。看到白花花的奶水,杏儿很心疼,如果不出来,俺的妮子吃得可欢了。



老板娘的儿子哭是饿闹的。他不喜欢吃牛奶,尽管奶粉是他爹从香港带过来的正宗品牌货,吸两口就往外吐,接着就哇哇大哭。开始杏儿以为是冲淡了,就多加点奶粉,可孩子还是不愿吃。孩子饿得哭,哭得老板娘烦,就叫杏儿抱出去。

杏儿拿着奶瓶抱着孩子来到楼下小花园,想尽了办法哄他吃,儿子、亲爹、老祖宗都叫了,吓人的话也说了,什么大灰狼老妖婆的,可孩子听不见,也不懂,就是不吃,就知道哭。她很焦急,知道哄不了孩子自己也会像前任保姆一样走人。走人都不是大事,关键是听不得哭,一听哭声就想起自己妮子。她实在是不忍心这小人儿饿着,就找没人的地方躲着让孩子吃自己的奶。这办法见效,孩子吸两口就不哭了。这孩子像是见了亲娘,吃奶像饿狼,吸起来不知道有多大的劲儿,吸得她的奶头生疼。

打那以后,她当着老板娘的面给孩子喂牛奶,背地里让孩子吃自己的奶。这小人儿也有意思,牛奶也吃几口了,就像大人吃饱了饭再喝几口茶一样。

老板娘大手大脚,没节约的概念。大包小袋从超市、时装店里往家提,又大包小袋的从家里往外扔。一件衣服下了几次水就不穿了,说过时了。一罐奶粉还有一半就不要了,说过期了。杏儿不心痛那些时装,没袖没后背的自己穿不出去。那些奶粉可舍不得丢,悄悄藏起来,等到下周就把两罐合成一罐快递回去,寄给自己的妮子吃。

……

下午三点,老板娘睡了还没醒,杏儿做完事去阳台跟妈打电话,问妮子的情况。她妈的声音大,在电话里说:“闺女,妮子长得好着呢,妮子可喜欢吃你寄过的奶粉,村里的人都想托你买香港的奶粉呢。闺女,想听妮子的声音不……”

杏儿擦着眼泪还想再说几句,孩子醒了,赶紧关机进房。她一转身看老板娘站在身后,心里慌得像啥似地,猜测老板娘可能知道了奶粉的事,想跟老板娘坦白,又不知怎么说。她说:老板娘,俺……

老板娘一笑,这笑有些复杂,她说:啥也甭说了。姐,俺们是老乡咧。

两个月后,老板看见儿子长得白胖胖的,不哭不闹,手指一摸小脸蛋就“咯咯”笑,笑声有点像杏儿的口音。他夸杏儿带得好,一高兴保姆费每月增加一千块。

杏儿又把孩子抱到楼下去,花园里几个外地保姆正撩着上衣给孩子喂奶。她们都是跟着杏儿学的。杏儿不知道她们是不是也把省下来的奶粉寄回家,给自己的娃儿吃。(除作者肖像外,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后语:时下有各种局场,哥的称呼,既有雅,也有俗的印象,俗肯定要平易近人,文坛大家之一的王运木先生,就是木哥。木哥对通山的网络媒体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2006年,县政府办决定,由广电局承办通山政务网,局党委和主要领导锐意改革,决定由我牵头创办筹建,此处省去N个字。哪时网络在人们的观念并不理解,你去找单位建个部门网页,他们问你要建移动的还是电信的,让人哭笑不得。网站主管、本地电脑软件技术大伽王军民(现县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总工程师)热心向我的建议,办个通山论坛,选择性开放发贴,让网民互动来带动通山人的观念改变。我马上安排操作,本地作家免费注册发表作品成为美谈,不想一瓢冷水泼来,“通山有没有作家?需不需要作家”,发贴人就是实名木哥。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匿名“2009”的贴子对本土作家的作品分析极具特色,也让论坛充满了火药味,风向突转,讨论由作品转到互相猜忌2009是哪个人,我的压力来自上下,迫于情况特殊不久就删贴,哪知网友不干,后来武汉的服务运营不正常,我就干脆就汤下面关掉了论坛。没有木哥,没有2009,没有至爱的作家,没有网民的热心参与,也就不存在名震荆楚的南鄂晚报专栏的系列讨论了。把木哥的小小说定为云上通山文化栏目农历的年终稿,也有新一届广播电视台锐意进取开办作家访谈活动,对众多木哥文学大伽的感谢之情。有趣的是,当初大家一至公认由我策划2009的草根文学评论家,直到如今,我们不曾相识,只知是司法一名干部,倒是他们文学圈内人偶尔相聚,冰释前嫌,也解了我的心结。木哥好!这俗不可耐的三个字是我对他老哥的简洁敬赞。(方雷)






作者:阿木,原名王运木,祖籍湖北汉阳县,湖北省作协会员,咸宁市原作协副主席,现居通山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文学创作,在《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长江文艺》《当代作家》《小说界》《小说月刊》《青年作家》《中国文学》等几十家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已出版微型小说集《没有故事的女人》《蝉歌》《难说的事》、中篇小说集《戏台》、长篇小说《梅殇》。



编 辑:徐 微

编 审:乐有钦

监 制:方 雷

总监制:阮胜利

扫码下载云上通山


(作者:阿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