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只为樱花朵朵开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慧

近来,一段美轮美奂的航拍短片在通山县市民的朋友圈中广为流传,使“樱花谷”这一动听的名号传遍大街小巷。大家认为,其一望无边的壮观景象,扑鼻的清香,绚丽的色彩,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在这繁华的美景背后,是一位女强人的默默付出。19日,记者来到通山县杨芳林乡,采访了樱花谷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江波涛。

樱花谷原名打底坳,最高峰海拔761米。为保护和开发野生樱花资源,乡党委政府将其更名为“樱花谷”。

江波涛曾经是行业营销状元,近年对大山产生浓厚的兴趣。2015年,一次偶然的赏花游玩经历,让江波涛见识到“樱花谷”原生态的美丽风光,从此,她一头扎进谷里,专注于野樱花的旅游开发。

“生态旅游是投资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对于仅靠积攒工资创业的我来说,很艰辛。”江波涛说,起步之初,为筹集资金多次回湖南老家找亲友、老师、同学借贷,长期奔波在去武汉、上海、成都的路途中,有时整天顾不上吃饭。

樱花谷项目规划范围内用地时,除一部分是用地置换外,更多的是租赁当地村民荒山和荒地,不但防止了土地荒芜,还给村民带来一定的收入。

尽管自己遍尝艰辛,但江波涛始终没有忘记创业一方,帮带一群。项目竣工后,对于有种养专长的贫困户,江波涛吸纳他们加入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场地、设施、销售等方面给予无偿支持,而没有专长的,吸纳他们务工,在保证最低年工资2万元的前提下多劳多得。

三年来,江波涛和她的樱花谷旅游开发公司主动承担13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每年为当地村民提供30余个劳动岗位,每年劳务支出80余万元。

“把‘穷山沟’变成‘富山村’,这是我进驻樱花谷后一直以来的目标。”江波涛告诉记者,既释放资源潜能,又促进大伙增收,“双赢”的模式在基层得到了更好地实践。

如今,“樱花谷”项目建设成果喜人:十公里樱花长廊、500米樱花大道、旅游公厕、观景台已建成,大型停车场、帐篷露营台初具规模,1000亩樱花主题中心观景区引得四方游客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