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通山绿色产业拓宽致富路径

本报讯 记者程慧、通讯员王程海报道:10日,通山县黄沙铺镇新屋村火龙果种植基地内,一排排钢架大棚鳞次栉比,翠绿欲滴的果树长势喜人,三五成群的农户正抢抓好天气,施肥、除草。

“最近气温高,所以把薄膜都收了起来,只留下钢架,还有一个月,基地就要迎来今年第一个丰产期了。”新屋村村支书朱夜伍介绍道。

新屋村位于黄沙铺镇东南面,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8户175人,是2018年的重点出列贫困村。近年来,该村结合全县绿色产业发展思路,以“村委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激活农村发展新活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火龙果基地就是其中一个。

据悉,该基地占地20亩,是在驻村工作队帮扶下,筹资建起的村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共带动13户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务工付酬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

“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4万元,实实在在的成效,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绿色产业的信心。”朱夜伍接着说。

今年是通山县脱贫攻坚的决胜年。为顺利实现整体脱贫“摘帽”,该县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快完善交通、水利、电网、文教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从而提升贫困村发展条件,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保障。

该县更加注重长效脱贫,立足绿色产业发展,因户因人施策,强化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等措施,大力推广“双产业、双保险、双脱贫”扶贫模式,增强贫困户发展自信,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据悉,该县今年脱贫攻坚目标为:14个贫困村出列、24895户贫困户如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