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骤雨初歇,通山县黄沙铺镇孟垅村精准扶贫对象杨章记便骑着摩托车,赶到他一手创建的“小作坊”,与几个贫困户一起生产竹制品。
位于该村九折岭的这个小型竹制品加工厂,占地160余平方米,以制造竹翘板、竹筷子为主。
杨章记是孟垅村8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要照顾行动不便的妻子,一直被困在农村而无法外出务工,年收入寥寥无几。2016年,勤劳有想法的杨章记发现,竹制品在市场上销路非常好。通过驻村工作队、村委会的介绍和帮忙,杨章记贷款2万元钱,在九折岭上建起一个小型竹制品加工厂,并吸引2名贫困户参与生产。
“一根竹子成本5至7元,制成竹制品后每个12元左右,一天可以做80余个,一年收益可达三四万元。”杨章记一边给笔者算了一笔“信心账”,一边说,在该镇像他一样兴办“小作坊”致富的贫困户还有很多。
近年来,该镇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精准扶贫工作目标,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出台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系列政策,主动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服务,鼓励贫困户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该镇下陈村精准帮扶对象邓交林、阮仕兴等6户贫困户,依托从通山恒材有限公司学到的技术和手艺,在家门口搭建“小作坊”6个,涉及农产品、竹制品、鞋业等。
“‘小作坊’不需要非常复杂的技术,贫困户可以就地取材,就近生产,实现就近销售,达到脱贫致富。”该镇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截至目前,该镇已建成各类“小作坊”60余个,带动200多户贫困户通过家门口就业,实现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
(通讯员 王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