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王能朗、焦阳、何赛丽报道:走进通山县大路乡境内,人们便会被这里的干部群众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搞林特开发,大抓项目建设的热火朝天的场面吸引:塘下村2公里长的沿路商铺宾客盈门,新桥冯村“果匠小镇”采摘园游客笑声不断,吴田村的千亩生态农业园内果蔬、鲜菇大棚一个连接一个,花卉苗木绿叶满枝……
大路乡与通山县城相邻,是通山县城郊经济发展核心区。大路乡党委书记程景家说:“我们不仅要让农民荷包‘暖’、仓储满,更要让村庄优美、家家改富奔小康。”
靠养殖业起步,使牛羊成群鱼满塘。该乡积极引导农民门前养鱼、院内养鸡、圈内养猪、在全乡实施“一百千”工程,做到家养10头猪、户养百只鸡、池养千尾鱼,全乡有1675户人家从事养殖业,仅此一项人平年收入500元。在外创业有成的王文教携3500万元回家建“孔雀山寨”,他将孔雀交给48家贫困户“寄养托管”,贫困户每养一只就可拿到无风险的100元,户平收入达2.5万元。
靠种植业脱贫,使竹木成林果满园。该乡按照“高山杉、坡地茶、平地花”的规划,狠抓咸通、赤通公路两线林特基地的建设,全乡新建成五大农业基地,即吴田畈500亩蔬菜基地,咸通公路沿线500亩紫李基地,赤通公路线300亩板粟基地,通山至寺下村沿线500亩沙梨基地,大路乡至坳上焦村沿线600亩楠竹基地。同时,该乡着力建好三条绿色经济作物带,即咸通线的蔬菜、草莓、食用菌绿色食品带经济,赤通线的板粟、油茶、茶叶等多种经济带,山寺线的紫李、沙梨、柿子等果品经济带。现在该乡基本形成高山植杉竹,坡地栽水果,平地种蔬果的特色生态农业生产格局。
靠建特色小镇,使人间春色拂满乡村。该乡实行“一村一品”,认真培育特色小镇,在特色做特、特色做响上下功夫。到目前已建成新桥冯村“果匠小镇”、塘下村“电商小镇”、界水岭村“孔雀小镇”、吴田村古民居“旅游小镇”,有力地辐射和带动周边各村发展。其中,“果匠小镇”种植蓝莓、草莓、葡萄等9个水果品种,带动73家贫困户走富裕路。“电商小镇”带动1470多名妇女做电商,将通山的特产推销到上海、浙江、福建等地,引得财源滚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