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通山乡贤王定钊上榜“2018爱故乡人物”



为了选出我们身边的新乡贤,树立起新乡村建设的典范人物,以他们的人生经历为标杆,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由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公共经济研究会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海峡乡村建设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办,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承办的“情归故里 共建家乡——寻找2018爱故乡人物”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经过爱故乡专家顾问的反复推敲和评估,最终确定了13个“2018爱故乡人物”优秀案例,其中“2018爱故乡年度人物”10位、“2018爱故乡特殊贡献人物”3位,涵盖生态农业、环境保护、民艺传承、中医传承、乡土文化保护、古民居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类型。这13名代表,来自祖国的北京、湖北、河南、安徽、山西、广东、浙江、河北、陕西9个省市。


王定钊,守护江源古民居,探索“三治”新乡村

个人简介:

王定钊,1984年生于湖北省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政协通山县第九、第十届委员。现任南昌鹏景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西省湖北商会副会长。

事迹概述:

1)从2005年开始,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财才致力于家乡江源古民居保护与发展。劝阻制止多起村民毁坏古民居的行为,提升村民文物保护意识;大量拍摄、收集、整理、编写关于江源古民居的资料,通过传媒手段宣传江源古民居的重大价值和独特魅力,极大提高了江源古民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带头捐款,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古民居、文物遗产保护工作,发起成立江源古民居保护管理理事会,理事会参与村庄日常事务,并引导村民进行村庄自我管理。组织村民积极参与村庄环境卫生保护与整治工作;带领村民到模范文物保护单位和建设成功的美丽乡村参观考察,开拓眼界思路;编纂《江源村志》,发起群众力量,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和古旧物件等。

3)通过各种渠道向各级文保部门反映问题,汇报情况,寻求帮助,申报文保,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申请到各项维修保护专项经费,2014年王氏老屋被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点击观看通山县古民居风采纪录片)


34岁的王定钊出生在江源村一座名为王氏老屋的老宅内,因家境贫寒,15岁初中辍学外出打工,几经商海沉浮,不到25岁时就积累了百万财富。土生土长的王定钊自小就有家乡情结,尤其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身在异乡为异客,内心深处那种浓浓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乡愁,催生了他挖掘江源村史的念头。



古村落是我县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和特色村建设的一个文化基石。星罗棋布于鄂东南幕阜山区的古民居和传统村落是我县历史的缩影,它的形成和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通山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经济生活。开展我县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对人们深入了解通山、研究通山、开发通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山县的传统村落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承载着通山的文化积淀,是祖先馈赠给我们的丰厚遗产。开展我县茶麻古道及传统村落文化的的抢救、保护和开发,发掘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对于丰富我县文化旅游产品,打造民俗旅游精品,积极融入和建设幕阜山区生态文化旅游圈和现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县文物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得益于各级人民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得益于不少社会团体和热心于民族文化事业的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为了有效保护和科学开发好全境传统村落,保护协会多次组织和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来我县调查研究,并认真听取他们提出的良策和建议。同时,保护协会最近又在全力着手组建通山县传统村落保护协会,为保护和开发本县古村落工作做更大的贡献。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全县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时代,必须唤醒社会公众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向往现代文明不能摒弃历史传统,对全县传统村落,要在保护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要焕发历史文化古村落的生机和活力,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永续利用的目的,为全县优秀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还呼吁热爱传统村落保护的有关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热心文物遗产保护的爱心人士积极参与通山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通山这个乡贤

通过自己的付出与努力

获得“2018爱故乡人物”荣誉称号!


确认过眼神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葛素文

编审: 唐尚伟

监制:方雷

总监制:阮胜利


云上通山   出品



(作者:通山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