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村庄换新貌 百姓奔小康新桥冯村绘就发展新画卷

   通讯员王能朗、 焦阳报道:“新桥新桥,冇得搞头,地穷人心散,年年随口了。”这是四十年前在新桥冯村周边群众流传的一句顺口溜,它深刻描述了当时新桥冯村群众生活的困苦。

“新桥新桥,越来越有奔头。”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新桥冯村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十年前的新桥冯是典型的“一穷二白”村。村里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遍地都是土坯房、毛草房,泥巴出门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一座占地290平方米,建筑面积96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矗立在106国道旁,现代办公用品一应俱全。通过精准扶贫工作的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建等政策,没有能力建房的贫困户也结束了住土坯房、茅草房的历史。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建了新居,一栋栋现代小洋楼房或小别墅座落在青山绿水中。

四十年前的新桥冯,村民家里照明主要靠煤油灯,晚上外出靠火把。如今走进新桥冯村,黑色沥青路环绕田园,村道村湾装上路灯,两边村民房屋徽式白墙整齐划一,错落有致。村湾小道两旁,桂花、樟树等景观树郁郁葱葱,村里的水塘、河流清澈见底,垃圾有专业收集处理,原来的“脏乱差”变成“绿净美”,荒山乱岗打造成经济林。村里建起了幼儿园、卫生室、休闲广场、健身器材。村里投资50万元,建起蓄水池,对水库池塘进行了整修,乡村路已连通到各家各户。

过去的新桥冯,村集体经济为零,村民的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如今,村庄面貌变了,环境优美了,各地客商纷纷到村里来投资。湖北富民生态农业公司到新桥冯村投资3000万元,流转土地近3000亩实行连片开发,建成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引进私人业主投资养殖场、石材加工、石英砂等一批企业,让村民农忙种田、农闲进企业务工,这些在村里创办的企业(公司)每年可为村民创收近300万元。村集体还投资兴建了火龙果基地、杨梅基地、光伏发电等产业,集体经济收入达8万元。一批特色产业使村里“四季有花、四季有果”,观赏、采摘、休闲式体验区已成规模和亮点,每逢周末和节假日,越来越多的人来新桥冯游玩。富民产业园内绵延近5公里的绿色产业观光路更是绘就新桥冯发展的新画卷。

如今新桥冯村就像一个花园,是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