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云上咸宁——通山:七日一诗发出原野之声

诗心处处有,诗社积聚诗心而生,通山县原野诗社成立只有6年,从当初的12人发展到现在的173人,在全县名气渐旺。今年以来,诗社在微信群每日开课,群友轮流开讲,还布置“七日一诗”的作业,日常采风诗作不断,形成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通山的传统文化一直保持很好,民间诗人以前就经常组织活动。”71岁的现任诗社社长赵祖培回忆,2012年春节大家聚会时终于下定决心,成立诗社,有了组织。在通山县九宫大道322号,记者穿过斑驳的栅栏门,看到诗社白墙上的章程齐全,七八位诗社成员正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

诗社刚成立时有一半成员来自农村,而今涵盖各行各业,年纪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是25岁的成韩笑,加入诗社才三个多月,老诗人们夸她“诗写的好,有灵气”。成韩笑从高中时就喜欢诗,今年大学毕业后在县财政局上班。“我是地道的通山人,以前就听说过原野诗社,看过他们出的诗集,当时就很惊奇,我们这个小城里人才济济,好多人诗写得好啊,很是向往。”成韩笑所在单位就有好几人进了诗社,她也是通过自己的诗作打动了诗社前辈,顺利入社。

和其他诗社的随性不同,原野诗社给人感觉比较“严苛”:每晚7到8点,诗社在微信群上开课,主题成系列,譬如诗词的手法、格律、起承转合等;上完课还有作业,一般是每周交一首诗,或是命题诗,或是杂咏,有时半个月交三首诗,诗作都发在群中,由大家自由评论。成韩笑说,“这种学习过程令我很有收获。”

诗社每年还会举办4次以上的公开讲座,给爱诗者办培训班。这两年,所办刊物《原野诗词》进入了农家书屋以及18所中学。“我们想用古老的种子传递新的文明,助力通山争创中华诗词之乡,既是为了提高诗社水平,也是为了传承更广,更深。”赵祖培说,基于这个想法,他们每年都会采风几次,结合新时代做点事情。今年7月,诗社到石门村采风,有感于石门村因精准扶贫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写了一组诗。

“大家都是因为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诗社也是个温暖的家和寄托。”采访中,成员们纷纷表达着诗社对于他们的意义。

56岁的何敬忠因工伤卧床6年,生病前他喜欢诗词,生病后加入诗社。“现在我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写诗。”每当疼痛时,他就写诗给自己加油。“我冀征程无几远,何时能上凤池山?”妻子吴丽娟说,当他手脚不能动弹不能打字时,就一字一句念给她听,她再敲出来。“难以想象没有诗,他怎么能熬过来。”

诗友吴伏境写过一首《野风吟》,仿佛是对原野诗社的注解——

原野之声发俚乡,穿溪越岭过荆湘。随春疏柳乐天韵,入夏摇荷朱子章。

素玉雕梅崇陆伯,金秋醉月忆苏郎。新时联草兴诗社,一派笙箫万里扬。

(记者 方琳 通讯员 孔帆升)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