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竹礼赞





一九五八年八月八日的早晨,霞光映照秋山,百果睁开睡眼。老红军吴东海大爷到乡镇府冷水坪来,引领我去三宝村开办小学,我和他握手言欢以后走出办公室,就逆溪流而进,在羊肠小道上轻步慢行,路边楠竹接基连根,涌绿荡翠。茂密的竹叶筛下阳光,点金、碎银般洒满林地,折射得我眼花缭乱。







绕过哗啦的流水声,吴大爷风趣的告诉我,他出生在井冈山竹乡,光屁股就在竹林里捉迷藏。老父亲教我栽竹、护竹、拥竹。竹,涵养水分、保护土壤、绿化环境、调节气候、保护生态平衡。家乡人见到竹就爽神、醒目,壮身威。把楠竹称作大地的“绿色使者”。

爬上竹岭,吴大爷兴致勃勃地继续说起来,竹有这么多优点,怪不得历代有文人雅士品竹、慕竹。“晋代七贤”兴竹道,嵇康等人把门前、院后都栽上竹子,常相聚竹林里吟诗、作对;“唐代竹溪六逸”兴竹道,李白等人驻迹竹溪,伴竹早迎暑,晚送夕,观天地运转;“清代扬州八怪”兴竹道,郑板桥等人在竹林内浓杆淡叶画竹,写出了竹的谜你面诗:一节复一节,千枝攒百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文人、雅士用趣话、趣事、对联、画画、诗歌来歌颂竹的高洁、俊秀、功用,大大繁荣、发展了竹文化。

吴大爷撸起袖子紧握拳头,回想井冈山反围剿时,朱德军长指示我们走竹道战胜敌人。敌人上山了,同敌人在竹林内转战,把敌人分割成小股歼灭;敌机飞入井冈山上空,我们在竹林内虚设多种目标,敌机盲目投弹,我军安然无恙;敌人偷袭我们,我们的哨兵就射带响的弓箭(箭头拴个炮,射向天空就爆炸),来传递讯息,红军做好战斗准备。几次反围剿,敌军溃败得流水落花,总是黄羊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溃散遁逃。


吴大爷越讲越起劲,心儿乐开了花。党代表何长工率领我们红五纵队北下井冈山,来开辟鄂东南,也是走的竹道。绕竹道保平安,保实力,全员抵达通山杨芳林。行军途中利用竹景进行思想教育,走到崇阳金塘的一个竹山窝,有窈窕挽辟的两支大竹(左边是单枒的公竹,右边是双枒的母竹)正要伸手丈量,突然有碰东西顶脚板。移脚一看,一支大笋破土而出,我高兴的喊起来:“公母竹,笋宝宝问世了,恭贺你们”。何长工看了说:“雨后春笋,前赴后继,象征红军官兵一代更比一代强,昭示红军不断发展壮大”。

在大原的竹坡上,一大片乱石块中间,有四支竹把盆盖大的石块夹起来升起半米高。细细打量,石块周围的凹凸和四支竹的凹凸完全吻合,经得起岁月的风吹雨打,这是神奇大自然的奉献。何长工喜出望外的说:“好极了”。令130多位红军官兵,站在竹景四周,他边指点边说:“笋从石缝里钻出来,顶开石块,有句巨大的钻劲,顶劲,四支竹同生同长才有抬动、夹劲、耐劲,这是红军革命精神,步调一致的写照,是我们走向胜利的宝贵借鉴。我们去开辟鄂东南,要打仗,要前进,要发展,需要这些劲头,不败的锐气,才能无往而不胜。”通过这道竹景教育,红五纵队土气大震,纪律更严明,觉悟大提高。

何长工率红五纵队抵达杨芳林后,依靠群众,三天消灭了民因,缴了十来支枪,就去厦铺、黄沙。

临别时,何长工要我当队长,把五个重伤、病员转移到安全地方去治病、养伤。给了两把红缨大刀,两只枪保安全。经过几天的昼伏夜行,来到三宝村里程附近的山沟,几枝竹稍一拉拢,用绳子一捆就成了竹塔,上面盖着山茅,用竹枒编织的篱笆,围着竹塔使变成为茅屋,这样睡了几夜,两战士大腿的伤口、脚跟的浓泡都结了冰。直到吴东海大爷和程朋大爷“挂了沟”,送来两把锄头和火柴,挖冬笋吃,烧火暖身,才救了两个伤病员的命。



程朋大爷参加了红军,教红军挖冬笋的要领(竹旁有凸起的土包,土内必有冬笋)吴、程大爷和翁战士三人挖的冬笋多起来。程朋就去修水联系一家冬笋收购店。店主是秃头的绅士,绅士告知冬笋一块银元19斤,有多少收多少。专供绅士、土豪、财主、官僚享用。白天挖的冬笋,当晚送给修水店主收。得的银元购回米、油盐、肉、药品,几位伤病员生活得到改善,病有药医,身体康复很快。散落在修水、铜鼓、平江的红军陆续找来,当地有三人参加了红军,我们由5人增加到32人,后来编入红五纵队三排。



三排在老百姓的帮助下劈竹,挑土,锯木,筑土,盖了三间土房,杉树皮当瓦盖,把8位有手艺的红军安排在屋内,制作竹的兵器,竹节打通装火药、竹炮、带响的弓箭、竹茅、竹针,还有铁手雷等十多种兵器,成了重要的兵工厂,挂的牌子是:三排兵工厂。

 登上竹岭高处,坐在凉亭的石板上,远望近看三宝村美如画。满视野的大竹园,高低层叠,纵横交错,盖路遮溪,绿色的山山岭岭。吴大爷语重心长地嘱托我:“我身上有枪伤,年纪大了不能继续干,将要长眠在竹坡上,守护松杉楠竹,守护青山绿水;你年轻任教,责任肩上,教书也育人。要向小朋友讲述竹的高贵品格,栽竹、护竹、兴竹的意义,走竹道就能强军、富民、兴邦。”(文:张君肃   图:来源于网络

暗中观察

默默关注



作   者:张君肃

主   编:阮   冰

编   辑:谭   茜

编   审:唐尚伟

监   制:方   雷

总监制:阮胜利





(作者:通山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