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通山:开启新征程 干出新作为

通讯员 王沁

百年宗祠变礼堂

富水湖湿地公园

城区改造焕新颜

通山县第二届大畈枇杷节成功举办

2019年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之年。通山县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对2018年工作回顾的同时,明确了2019年通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

回顾2018成绩满满

2018年成绩满满,通山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克难攻坚,奋力开拓,在全县经济、产业升级、项目投资、脱贫攻坚、环境治理、增进民生福祉、作风转变等方面圆满完成各项既定目标。

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8.2亿元,同比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6亿元,可比增长9.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3亿元,同比增长11.6%;外贸出口1.37亿元,同比增长2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20元,同比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16元,同比增长9%。

全县新开工建设工业企业24家,在建企业56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4个月时间建成华中最大的大畈核电光伏电场,大幕山风电场、多村联建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56家、1060家和85家;新增“三品一标”产品认证38个,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3个。全年接待游客90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9%、12%。“互联网+乡村旅游”“互联网+农副产品”成效突显,网络销售突破3亿元。

全年招商数量全市第一,协议投资额全市第二。全年集中开工项目48个,重点推进项目60个。加固危桥24座,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42公里,新修改造农村公路240公里。富水干流完成防洪治理,所有水库实现除险加固。新建改造10千伏电网线路220公里、台区124台。实施棚户区改造665套,改造农村危房1217户,2868户10473人搬进新居。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

决胜脱贫攻坚,选派152名科级干部、492名机关骨干脱产驻村帮扶,8000余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整合资金10.6亿元、本级财政预算4552万元用于扶贫,新增扶贫小额信贷2.4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52个。

狠抓环境治理,创建生态文明。整改销号各级环保督察交办事项149项,整治污染企业27家,查封石材加工厂22家,减少非煤矿山30家。富水湖遗留网箱、钓鱼屋和围汊基本拆除。9个乡镇垃圾中转站、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建成,新建改造农户厕所5012户、城乡公厕89座。实施地灾治理、低丘岗改造、矿山整治项目15个,复绿复垦1300亩,完成土地增减挂钩3940亩,新增水田耕地1900亩。

狠抓共建共享,增进民生福祉。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以上。各类社会救助资金达到1.28亿元。教育投入近6亿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和“国医堂”建设全覆盖。妇女免费“两癌”普查9377人、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122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965万元。新建农村幸福院6所、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15个。微马、老年人运动会、全县职工运动会等群众活动深入开展,成功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通山古民居列入鄂东南古民居重点保护区域。36个祠堂转化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扫黑除恶”成效明显,“一感两度两率”大幅提升,社会治安秩序进一步改善。

狠抓作风转变,提升行政效能。稳步推进机构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证明事项157项。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三公经费”持续下降。

展望2019信心满满

2019通山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明确,社会热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通山县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着力扩大项目投资,推动更有活力的发展。广开项目投资来源。力争政府性投资和重大项目争取取得新突破。力争引进到位资金不低于120亿元,过亿元项目20个以上。狠抓项目落地见效。坚持开展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确保全年集中开工建设项目不少于50个。优化项目投资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项目审批“四条红线”,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证照代办等服务制度。

着力培育实体经济,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力争新建成投产工业企业20家以上,新增规上企业15家以上。对接“万企万亿技改工程”,重点抓好企业技改,引导产业扶贫资金与工业企业合作,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重点抓好“三园一区”建设。

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更有底气的发展。守住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条底线。打造新特色、培育新业态、做响新品牌。补齐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精神面貌三块短板。做强人气,滋养灵气,汇聚和气。

着力优化发展空间,推动更有品味的发展。建设“一圈两带”、公园城市、特色集镇。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一线串珠、多极互动、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动更有颜值的发展。攻坚污染防治、完善生态修复、发展生态旅游。坚定不移地走环保优先、生态至上的发展之路,努力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着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推动更有情怀的发展。打赢脱贫成果“保卫战”,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推动更有动能的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供给侧改革。深入开展工作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着力加强政府建设,推动更有效率的发展。要提高站位、忠诚履职,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务实担当,依法行政,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要勤勉慎为、廉洁从政,始终保持凊廉的品行操守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