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上访户“变形记”

记者程慧、特约记者李江湖、通讯员徐世明报道:“如今,基地发展势头好,生猪数量逐步增多,一家人收入有了保障,日子也越过越顺,还去上访干嘛。”14日,通山县大畈镇大坑村养殖场内,负责人阮荣贵高兴地说。

       背依青山、翠竹掩映,养殖场地理位置环境很好。出门远眺,只见一排排青砖蓝瓦的居民楼鳞次栉比,与若隐若现的远山相映成景。

       “以前上访,都是有原因的,我们夫妻俩身体不好,当时家里又没有收入保障,连房子都没得住,所以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重视。”回忆往昔,阮荣贵有些尴尬地介绍道。

       外表憨厚、见人一口笑,51岁的阮荣贵怎么看都不像一名老上访户。然而,由于生活中的种种原因,阮荣贵从2008年起,便开始了“上访之路”,期间,他每年都会前往北京多次。

       “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镇党委书记程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通过上门走访交流,目睹了阮荣贵一家的实际困难,程刚觉得:依托产业助其致富才是“治本”的方法。

       2016年初,为了帮助阮荣贵建生猪养殖场,程刚积极联系贷款并进行个人担保,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难题,此外,还经常邀请技术人员上门服务,为阮荣贵排忧解难。

       在当地干部悉心支持和疏导下,阮荣贵调整心态,重新规划人生。他租下一片荒坡地,建起了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的养殖场,并引进仔母猪十头、仔公猪10头、种猪1头,掀开了勤劳致富的新篇章。

       从“上访户”到“养殖户”,阮荣贵的转变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当中,既有政府部门的支持,也有阮荣贵自身的努力。

       “等我的养殖场有一定规模后,我也会主动对接扶贫政策,带领其他贫困户一起致富。”阮荣贵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