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绿色明珠,在大山中冉冉升起 看通山县如何发展绿色能源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荣华 宋文虎 通讯员 徐世聪

一个个清洁能源项目并网发电,光伏电能、天然气等绿色能源走进千家万户。阳春三月,记者走访通山县,处处感受到绿色能源给这个美丽山城带来的生机活力。

作为一个欠发达山区县,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2016年底,通山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响亮提出了“打造华中绿心核心区,建设绿色能源之都”奋斗目标,将绿色能源建设列为重大发展战略。全县持续推进新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并将新能源建设与提升乡村生活质量、精准扶贫相结合,造福城乡群众。

能源项目建设“风光无限”

3月20日,晴空万里。沿着蜿蜒的大幕山脉驱车上百公里,中广核新能源大幕山风电场矗立在眼前。放眼望去,一座座高大的发电风轮置身云雾之中;电场周边,樱花怒放,绿意盎然,生机无限。

“等所有发电风轮都建成后,就更壮观了。”负责人王贤焜介绍,风电场总投资54794万元,总装机规模63.8MW,拟安装29台单机容量22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目前已安装14台,预计今年12月安装完毕。

风能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通山县是我省南北大气团交流的主要区域之一,风电资源丰富。早在2007年,该县就在九宫山风景区建成全省内陆首家风电场,年发电量约2000万千瓦时,年税收达200多万元。

九宫山风电场的成功经验,坚定了当地开发风电的信心。该县风电装机规模在80万至100万千瓦之间,目前只开发了小部分,潜力巨大。该县一批风电投资项目蓄势待发:投资4亿元的太平山风电项目,预计年内开工;白岩山、厦铺镇、南林桥镇风电项目已签约,正在测风。

大风可开发,阳光也能变现。通山县境内,年可利用的光伏发电时间超过1000小时。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一个个光伏发电项目正在兴起。

在通山县大畈镇大坑村,一块块蓝色的光伏电池板整齐排列,一眼望不到边际,场面十分震撼。

这座中广核通山大畈光伏电站在一块闲置多年的荒地上建成,总投资12亿元,装机规模 150 MWp,占地面积约 2819.5 亩,相当于250个标准足球场,是目前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站。

该电站已于去年12月27日并网运行,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3亿度,年缴税收1000万元。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它每年可节约标煤 4.7 万吨,并可减少二氧化硫等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中电电气通山燕厦100MWp地面光伏电站也是该县的“用光大户”。该项目现已完成并网规模60MW,剩余40MWp将于今年3月底全部建成并网投产。

除风电、光伏发电,通山还启动了水电和生物质能源发电项目,大幕山抽水蓄能电站正加速推进。生物质新能源项目利用竹木、芭茅等林农废弃物开发清洁能源,该项目今年1月在县经济开发区奠基,绿色能源之路越走越宽。

光伏发电助力脱贫攻坚

在通羊镇衢谭村光伏发电基地,一块块深蓝色的光伏发电板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富水湖岸边,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

衢谭村是库区移民村。过去,村里没有固定产业,村集体收入几近空白。村干部的工资都无法保障,更不谈其他建设。村民基本靠养鱼为生,收入低,生活贫苦。

好机会来了:2016年,通山县将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与精准扶贫政策进行对接,决定在全县符合建设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

得益于此,衢谭村利用水库移民后扶资金66.4万元,外加政府补助10万元, 2017年5月建成容量100KW的光伏发电基地,当年7月并网发电。

“别小看了这些光伏发电板,它可帮了我们村的大忙。”村支书吴忠献说,光伏基地至今已创造8万余元收益,既可以用来改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用来帮助一些生活困难的村民。

  利用光伏发电资金,村支部今年春节给吴昌顺、黄石朴等5户困难户每家发放了1000元救助金,还慰问了15户贫困户。

  部分贫困户增收也有了门路。

  贫困户张善陆生活十分困难,光伏发电基地建成后,村里让他管理光伏发电基地,“我的主要工作是将光伏发电板上的灰尘清理干净,确保发电板正常发电。”去年,张善陆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通羊镇依靠光伏发电基地脱贫的贫困户还有不少。据悉,该镇泉港村、高坑村、新塘下村、宋家桥村、湄港村、港口村也建有光伏发电基地,共71户贫困户依靠光伏发电基地成功脱贫出列。

  据统计,至2018年底,通山县已建成并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85座,实际投产规模为5006. 35千瓦。另有在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1座,规模为937. 6千瓦;多村联建集中式2座,规模为12兆瓦。全县村级光伏扶贫项目累计发电量达362.67万千瓦时,累计结算补助232.88万元。省财政厅去年奖励通山光伏扶贫奖补资金920万元。绿色能源开发为该县整体脱贫提供了巨大能量。

  清洁能源项目建设造福了广大农村,通山县形成了扶贫增收与绿色能源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

  清洁能源提升生活品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通山县在城乡大力推广绿色能源,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只要把这开关一扭,火就着了。”3月20日,在通山县九宫山镇畈中村,7组村民陈芳花拧开天然气控制阀,旋转气灶点火器,瞬间燃起熊熊火焰。

  “这个用着安全、方便,还不用担心突然没气了。”陈芳花介绍,接通天然气之前,家里都是用的煤气,有时菜炒到一半没气了,只好烧柴火救急,很不方便,也不安全。

  “多亏了镇里的‘气化乡镇’工程,生活才能这么方便。”陈芳花笑着说。

  “气化乡镇”工程是提升乡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通山县争取列入2017年全省“气化乡镇”试点,九宫山镇面积大、人口比较集中,被选为试点之一。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建设,去年11月8日整个镇区都实现了通气。”中国燃气通山分公司运营专员成炼介绍,九宫山镇天然气中央管网已经铺设8公里,覆盖了畈中村、横石村、横石社区等5个镇区村(社区),可为2000余户供气,年供气量可达36万方。

  “目前主要还处在居民体验的阶段,”成炼说,为了鼓励居民使用天然气,原本需要花费3500元才能通气,现在只需花1000元便能进行体验,尾款可后期再补齐。

  “看到他们用着很方便,我也跟着试试,感觉不错。”陈芳花的邻居阮绪则说,他的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家中只有老伴和两个孙子在家,灌气不方便。现在用天然气终于解决了这个麻烦。

  “现在家里气通了,用电很方便,空调、冰箱、洗衣机都有,和住在城里一个样。”阮绪则笑着说。

  目前,该镇共有208户居民已缴费,预计在明年3月底实现1500户通气。

  被列为“气化乡镇”试点的还有黄沙铺镇,该镇输气主网已铺设完毕,将在4月通气。

  与“气化乡镇”建设相比,县城的天然气推广在7年前就开始了,由景元燃气公司负责,目前已有用户近1万户。“预计到今年底,通山县天然气用户可突破1.3万户。”县发改委干部陈励说。

  电力供应也越来越有保障。近年来,一大批电力基础设施在通山兴建,电网体系越来越强大,居民人均用电量大幅增长。

  清洁能源的推广,既方便了城乡居民生活,也净化了生活环境,造福了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