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能朗、张勇、吴颖报道:“在核对公开村务时,要认真查实,如发现问题线索,要及时向镇监察办报告。”3月28日,是通山县洪港镇车田村财务公开日,村监察信息员王志军前前后后忙了好几天,不是忙着核对公开的数字是否有问题,就是多方征询村民意见。
这是该县在村(居)配备监察监督信息员,探索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真实写照。
“监察体制改革后,监察对象人员多、范围广,新增对象大部分是基层非党公职人员和村干部。”通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刘海元告诉笔者,为把监督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该县通过在每个村(居)配备1至2名监察信息员的方式,在全县216个村(居)全部配设了1名监察信息员,由各乡镇监察办按照授权范围、工作流程等,指导他们规范履职、精准履职。
为规范村级监察信息员的工作职责,该县把这些监察信息员作为群众身边的“情报员”,主要负责收集村(居)“两委”班子、驻村干部和其他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在工作作风、廉洁履职等方面的问题线索,并对惠农惠民政策落实、扶贫救灾款物发放等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线索及时向乡镇监察办反映,并在必要时配合调查。
在配齐村级监察监督信息员队伍的基础上,该县纪委监委结合实际,对提升村级监察信息员履职能力水平进行了探索。一方面编写《村级监察监督信息员监督指南》,将民生领域、扶贫领域、农业领域监督和六大纪律监督等九部分,分别细化为办事程序、存在风险点、监督方式和案件通报,对监察信息员的主要职责、监督方式、工作纪律、管理方式提出明确要求,做到“监”有程序、“督”有方式;另一方面,以乡镇监察办为单位每月开设一期纪法讲堂,加强对村级监察信息员的业务指导和实战锻炼。
“设置村级监察监督信息员,不仅发挥了他们在收集、排查问题线索中的作用,确保监督无死角、全覆盖,还让监察工作更贴民心、更通民意、更符民情。”该县县委书记石玉华充满肯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