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发展“双产业 双保险”筑牢脱贫根基

云上通山报道:(全媒体记者 邓娜)发展产业万一失败了怎么办?遇到市场价格波动损失谁来补?通山县创新探索精准扶贫“双产业、双保险”模式,带领贫困户走出一条持久、稳定、自主的产业脱贫道路。

趁天气晴好大路乡新桥冯村贫困户余春林和老伴,正在给今年种下5亩金丝皇菊除草、施肥。

如今,余春林家里养猪、种植红薯、玉米等农作物,饲养猪、鸡等家禽,5亩金丝皇菊长势良好。但体弱的余春林在发展产业上还颇费了一番周折。

2016年年初,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余春林搞起了香菇种植。但香菇种植技术要求高,收益低,愁坏了余春林。这时,驻村工作组和乡镇干部找上门来。

贫困户靠单一产业难以实现彻底脱贫,通山县在发展产业上动起了脑筋。引导支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发展1个主导产业和1个辅助产业即“双产业”。当一个产业增收乏力,另一个产业就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但脱贫不能只靠种,卖出去了才能见到真金白银。如何降低贫困户们的生产风险?通山县在加强收入保障上动起了脑筋。

在贫困户谢立庆的养猪场,保险业务员正在给他办理病死猪仔理赔业务。前一天报险,第二天就能现场理赔到位,这样的速度让他喜出望外。

谢立庆算了一笔账:猪仔因病死亡保险公司大概可以赔付300-500元,这样搞养殖的风险大大降低。

上栏生猪出栏时,售价低于市场均价,保险公司又给予赔付,所以不管遇到疫病还是市场价格波动,谢立庆初期投入的养殖成本都有了基本保障。有了“双保险”,让谢立庆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过去由于发展产业存在自然灾害、疫病、市场等多重风险,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发家致富积极性不高。随着“双产业、双保险”政策的推行,打消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前后顾虑,如今在通山县,饲养猪牛羊的同时再种上几亩果树,养孔雀的同时再种上几百筒香菇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全面推开。为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致富织牢了一张“保险网”。

自2017年通山县实施“双产业 双保险”以来,农业保险累计保费达到1592.97万元,截止2019年元月累计赔付金额1129.41万元。截止2018年12月,我县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4亿元,惠及3446户贫困户。让贫困户产业脱贫吃了一粒“定心丸”,为做大地方特色产业注入了一剂“稳定剂”。


(作者:通山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