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婉莹)近日,通山山歌《十绣荷包》入选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原生民歌节。一支普通的民间山歌,究竟有怎样的文化魅力才会唱出了大山,唱到了国家级的舞台上,带着这样的疑问,17日,记者循着歌声走进了九宫山深处。
层层打磨的民间艺术
“十月里来小阳春,荷包绣得真,绣起的荷包呀,奉送我表兄,啷咚,啷咚,啷的咚。”九宫山下一间普通的民宅里传出清脆悦耳的歌声,在没有音乐的伴奏下,歌声听起来清新悦耳。
像这样的表演平日里都在进行,而今天却有些特殊。“动作还要再整齐一些,歌声不用太修饰,把最自然的状态表现出来就很好......”市群艺馆馆长吴陆生、歌舞剧团团长王能领、音乐指导老师赵万里一行三人正在为《十绣荷包》作最后的指导彩排。
因为要去云南开始为期5天的展演了,表演者们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正调整舞蹈动作和唱腔,全力表演,按照要求做到尽善尽美。
哪怕只是平日的排练,他们也都一点儿不含糊。九宫山是有名的旅游胜地,村民们的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此。而每逢旅游旺季,只要队长一吆喝,他们就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切活计来排练,正是在这样的热爱和坚持才把通山山歌唱出了名堂。
把日常唱歌的爱好排演成最能代表通山的文化艺术表演,他们的付出最终得到了更高更广泛的认可,让曾遭遇失传危机的山歌焕发生机。今年1月,他们还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农民春晚的演出,独特的腔调和本土方言唱词是舞台上不可多得的艺术形式。
代代传唱的天籁之音
歌者中仅有的一位男士名字叫李大攀,今年已经57岁了。他并不是船埠村的村民,听说山歌唱得好,经亲戚介绍从邻村过来,加入了表演的队伍。李大攀说,他从小就喜欢唱歌,站在台上也不怯场不脸红,好好唱着歌心里特敞亮。
他们说,在这里,山歌人人都会唱,人人都爱唱。几岁的小娃娃唱起山歌来,一点儿也不比大人逊色,歌声脆嫩脆嫩的,也好听。唱歌从娃娃抓起,这必定是他们能将山歌唱出大山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的,远离喧嚣的大山、郁郁葱葱的山林,把山里人的嗓子润养得富有灵气,唱出的歌声如同百灵鸟一样婉转动听,音响设备在他们这里反而显得多余。
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音响设备”。一块直径近20厘米的竹节,一头留节、一头留空,经过精细打磨便成了山歌伴奏的“竹节鼓”。一段30厘米长的竹筒、竖直在腰身上留个出声的长孔,用同样自制的竹棒敲一敲这“竹筒鼓”,能听出是来自大山的声音。
乐器随地器材、歌词随心而唱,“十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通山山歌历时久远,很多山歌、茶歌历代传唱,是通山民间文化艺术最宝贵的遗产。通山的小调唱季节、唱生活、唱时代,经历从清朝至今的传承,唱出了独特的韵味。
生生不息的原生文化
通山山歌入选中国原生民歌节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歌声清脆、朗朗上口。市民范女士说,虽然听不懂歌曲里的方言唱词,但却被没有过多修饰的纯净声音吸引,甚至听了几遍之后,自己都能随口哼唱几句,这样纯粹的声音能够走上国家舞台真的是实至名归。
通山山歌,村民嘴里的通山小调,是湖北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通山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写照。“通山人用智慧谱写了山歌,此次能够入选国家级的展演,体现了对传统生活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民间文艺能人的赞美。”市文旅局的相关负责人评价道。
《十绣荷包》由大山孕育、由山民打磨、经过了再创作,既保留了其最天然的一面,又将全新的文化内涵注入其中,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独特的光彩。2018年参加我市纪委廉政文艺晚会时,他们以山歌为调,以廉政作词,把山歌唱出了新的意义。
对于为什么《十绣荷包》能在众多原生态表演中脱颖而出,吴陆生表示,通山山歌是源于大山的最原汁原味的表演,近几年,在认识到了它的独特魅力之后,在挖掘、整理、推广通山山歌上下足功夫,经历了层层“打擂”最终才能站上国家级的舞台。
去往云南的展演将是新的契机,它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属于咸宁通山独有的文化魅力,也会让更多人关注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加倍珍惜引导传承散落在咸宁这片土地上的独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