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特别呈现
为了那根联接山外世界的银线
从报纸到广播、从广播到电视、从电视到电脑、从电脑到手机,短短三四十年媒介的传播高速变化,信息爆炸的时代悄然而至。
在那个信息匮乏的“慢时代”,人们可能难以想象广播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你可知道,那时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绝不亚于今天的“新闻联播”,可以说是小小银线联结着通山与外部世界;你可记得,那时喇叭一响,千百万人随着“广播体操”乐曲做操,成为铭刻在一代中国人心头永恒的记忆。本期图说通山,带领大家领略当年广播人的风采,感受他们的青春岁月。
1973年,山雨欲来,大畈区广播站职工朱应德、徐良海在架设广播线。那时的广播人,爬杆与架线是人人必须练就的基本功。
1974年,集潭公社广播员陈华清正在架设通往大山深处的广播线路。
对于偏僻山村的村员群众来说,通往世界的“窗口”就是村头房前的一个喇叭。
1974年,为了让人们听到党的声音,地处深山的集潭公社积极发展农村广播网,全公社做到队队通广播,户户喇叭响。
1984年,燕厦区广播站站长王有才14年如一日,一心扑在广播事业上。由于他的带动和组织,全区80%的村组通了广播,60%的农户装了喇叭,他因此荣获“全国广播优秀工作者”称号。
1990年,杨林乡广播站的线路维护员在架线与线路维护途中。
除了转播中央与省台节目外,县广播站还要自办节目。1980年,记者徐志福在横市公社青山大队采访武汉下放知青,他手上端着的收录机,就是录制广播节目声音的。
1980年,在高高的横档山上,徐志福采访横市公社党委副书记涂可祥。
1984年的县广播站大楼,党和政府的声音都从这里传递出去的,很多广播人在此度过了难忘的岁月。如今这坐办公楼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已经承载不下了,广电队伍的增长让这幢办公大楼成为了历史。
1984年,县广播站的播音员在调试广播节目信号,为了将清晰声音传达到每个村落。
1984年,县广播站的播音员不光要学会调试设备,播发稿件也要字正圆腔,丝毫不能马虎。
除县广播站外,各乡镇和大队都建有广播站或广播室。1990年,杨林乡广播站经地、县两级检查验收,达到了农村有线广播达标入级水平,被地区行署授予“标准化广播站”称号。
1984年,横石公社朝阳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在村广播室里宣读广播稿。
广播站如今已被融媒体所取代,成为一个高速运转的节目生产工厂,将各种包装成型的节目通过多平台推送给广大群众。广播已成为应急发布的一个平台,一根银线进万家的时代逐步迈向了万物皆媒时代。
夏 勋 南,1967年开始从事摄影,先后任职于县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新闻出版局,曾担任《深圳摄影报》、《中国摄影报》记者、编辑,华光学院摄影系主任、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