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特别呈现
40年,通山"牛"的变奏曲
在中国文化中,牛是勤劳的象征,它吃苦耐劳,默默无闻,温和驯良,深受人们喜爱。这组牛与“牛”人的照片,拍摄时间跨度长达40年,见证了牛从“劳力”变成商品,见证了通山农耕生活的转变。现如今,奋勇当先的通山人也像牛一样勤劳地耕耘在这片2680平方公里神奇的大地上。
1979年,畅周公社爱国二大队实行根据耕牛膘情,给饲养员定报酬的制度,提高了饲养员养好耕牛的积极性,耕牛养得膘肥体壮。图为第一生产队队委会在进行耕牛评膘。
牛是农民的宝贝。1980年,黄沙公社一位耕牛饲养员精心饲养集体耕牛,受到生产队和社员群众好评。
1979年,畅周公社爱国一大队第六生产队,积极做好集体耕牛的防暑降温工作。
1980年,黄沙公社中通大队赤脚兽医阮大林在田头检查耕牛情况。曾在当地政府部门工作、现已在文旅局退休的老干部阮绪焕配诗赞曰:“兽医阮大林,通山黄沙人。勤奋钻技术,刻苦学本领。巡医八年多,红心贴干群。春耕大忙季,走村串户门。工作不怕累,态度又热情。干部都夸奖,社员给好评。”
1981年,畅周公社爱国一大队第一生产队社员李传良担任队里饲养员三年来,对集体耕牛精心喂养,细心照料,他所饲养的耕牛条条膘肥体壮,年年被评为生产队的养牛模范。
1983年,县农业局举办农村兽医培训班,辅导老师在现场为学员做牛胃手术示范。
1984年,楠林桥镇大坪村畜牧专业大户孙定和阅读《专业户报》。他说这是专业户自己的报纸,一定要订一份。
1984年,通羊镇范家垅村党支部副书记乐清岩带头发展以牧为主的多种经营,先后投资8000多元,养了7头奶牛和10头猪,受到县委表彰。别看当时只投资8000元,如果直接按照货币总量增加来算,现在可以买套地段较好的毛坯房。
1991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养牛业由役用型向肉用型转变,牛肉成为人们餐桌上的最爱,农村商品牛交易活跃,这是买卖双方在讨价还价。
2015年,为支持农村养殖户发展生产,县农商行干部深入楠林桥镇专业养牛大户的养殖基地了解情况,为他们扩大养殖规模提供支持和帮助。
明代诗人李东阳在《北原牧唱》中写道:“北原草青牛正肥,牧儿唱歌牛载归。儿家在原牛在坂,歌声渐低人更远……”描绘出一派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风情。因为有了牛,田园才有了生气。
石拱桥是牛歇息的好去处,牛、桥同框构成了一幅乡村风情画。
墓碑、老牛、风车,牛为人类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不由得想起宋代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牛在饮水,老翁何在?
人生多歧路,牛会有迷茫之时吗?每当时此时,牛的主人寻着牛铃铛声就会找回失散的牛。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每只牛终将老去,新的牛犊又接过了辛勤的耕种棒,继续默默奉献劳作在通山这片故园土地。“俯首甘为孺子牛”,让牛的精神激励一代代通山人在摘掉贫困帽后,向着山通山水富绿色发展幸福生活脚踏实地走稳每一步。
夏 勋 南,1967年开始从事摄影,先后任职于县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新闻出版局,曾担任《深圳摄影报》、《中国摄影报》记者、编辑,华光学院摄影系主任、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