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通讯员 柯国强) “今日战场显身手,打退番兵保家乡。”1月1日,一场由村民自导自演的黄梅戏《杨门女将》,正在村文化礼堂精彩上演,明快流畅、优美动听的黄梅戏腔调,飘香在甘港村的山水田畈,乐得全村男女老少心里开了花。
这是通山县公安局文化扶贫结出的又一硕果。
燕厦乡甘港村,位于烟波浩渺、千岛竟秀、素有“中部漓江”之称的富水湖畔,也是通山县公安局精准扶贫联系村。工作伊始,通山县公安局精准扶贫工作队,就在大力促进贫困户增产增收、实现精准脱贫的同时,十分注重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强力推进文化扶贫工作,丰富了村民群众的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成立通山第一个村级黄梅戏剧团
一直以来,甘港村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在大节大庆有舞龙灯、唱大戏的传统,村民群众特别对我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情有独钟。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村里群众脱贫过上了好日子,上山下田干活和农闲时,大都会情不自主哼上几句黄梅调,过过“黄梅瘾”。村民群众的这份喜爱,扶贫工作队队长程郁松看在眼里,大家这么喜欢黄梅戏,何不成立一个黄梅戏剧团?!说干就干,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支持下,村里的黄梅戏爱好者,利用空闲时间排练起了黄梅戏剧本,正式成立了我县第一个村级黄梅戏剧团。
演员是村民自愿参加,不需要经费,但服装、道具等都需要钱,村民群众自筹一部分,村里支持一部分,剩下的都由工作队争取到扶贫资金进行包干,解决了剧团的经费难题。经过大家几个月的排练,1月1日,举行了剧团首演仪式,演出了黄梅戏经典剧目《杨门女将》,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优美的身段,婉转的唱腔,受到了大家的鼓掌好评。
文化广场上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
近年来,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健身休闲活动日益增多,特别是随着广场舞的风靡兴起,拥有一个宽大的广场,成了甘港村一帮大妈大姐的心病,也成为了甘港全体村民群众的期盼。工作队认为,文化广场是村民群众平日休闲集会的场所,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对农村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作用。
于是,工作队积极报告立项,向县里争取到100万元扶贫建设资金,用于文化广场及相关设施建设。扶贫队两任队长王有茂、程郁松,全程参与督导了广场规划和施工建设,于去年11月成功建成了3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到业余时间,大妈大姐们在广场上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聊天拉家常、锻练身体的比比皆是,欢声笑语声交织在一起,欢乐融融。
农家书屋里坐满了看书的村民群众
“最近的鸡好像没有精神头,是不是犯了什么病啊,我到农家书屋看一下指导书”。搞养殖业的贫困户陈艳红在农村书屋认真看起了书。“妈妈,我到书屋看书去了!”小学生王定宏这样向他妈妈说道。每到空闲和学校放学放假时间,设置在村委会的农村书屋里,坐满了看书的大人和小孩。
与以往大人打牌、孩子们玩手机的场面相比,大家这种沉浸在书香中的变化,同样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努力支持的结果。为让大家学习到科学种田、发展生产知识,开拓大人和小朋友的视野和眼界,推动村民群众读书,扶贫工作队积极联系“明珠藏品”爱心公益组织,成立了农家书屋,捐赠了3000册图书。与此同时,扶贫工作队在县公安局倡导广大公安干警,捐献了近2000册各类书籍,丰富了图书种类,使大家有书读、读好书,看书读书在村里已慰然成风,文化气息日益浓厚。
(柯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