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咸宁报道(通山台记者 唐成 徐剑)一说到过年吃什么,每个人心里都会想起一种家乡的美食,那种味道深深勾起人们对家的思念。那么在通山农村,都有啥好吃的年味?印年粑算是最具有通山风味的习俗,圆溜溜的年粑寓意着新年富足,来年风调雨顺,更代表着全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今天黄沙铺镇烽火村村民阮绪竹家,来了一群制作年粑的体验者。年粑的材料是大米碾成的粉,有籼米和糯米,比例有的是三七开,有的是四六开,一般是前一天晚上将糯米淘洗浸泡,待第二天用石磨将其磨成粉,再将纯糯米粉划成芡糊,芡糊必须要划成锅铲盛起可以自然流下的程度,再将芡糊倒入米粉中开始揉粉。揉粉可是个体力活,要反复用力揉压,充分揉匀压紧。这时男人们要担起了揉粉的主要角色,女人们就抓住粉盆充当助手,由于太费力,往往需要几个人轮流上阵。经过大家半个小时的努力,终于将粉和成了团状,印年粑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步骤终于完成了。
阮绪竹家有各式各样的模具,粑印用木制,每个粑印有2个空模,形状一般只有小茶杯口大。粑印里刻有反向的各种动植物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大伙围坐在一起,将大粉团扯成小粉团印在模具上,然后敲打让模具上的年粑自然脱落。虽说是初次制作,但大家还是有板有眼的操作,阮绪竹时不时在旁边指导。做年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笑语喧哗,衬托出过年的气氛。小孩子们尤其喜欢这种场面,你追我赶,你叫我嚷,有吃有玩,好不快活。
印花年粑做好后放入柴火灶蒸上40分钟之后,透着一股淡淡的稻花香,糯而不粘,软而不稀的年粑就熟了。围观的人们扯着小团,沾着早已准备好的白糖,咬上一口,齿颊留香。
通山年粑,不仅是通山乡间美食,更是凝聚着浓浓乡愁的朴素情怀。
(编辑 刘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