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众志成城抗疫情】通山云南一家亲 -----听云南白衣天使讲故事

何建林:你看不见我的容颜,我不知道你的名字



何建林,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在3月8日的警医共庆三八节座谈会上,何教授与我谈了通山清零后的感受。

新冠疫情肆虐神州大地,各地中华儿女纷纷驰援湖北。在这股由医务人员组成的洪流当中。由云南41个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小小医疗团队来到了通山。他们和通山人民一起战斗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前线。他们成天戴着口罩,进病房以后穿着隔离服,谁也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子。只知道每一个进去的医生和护士身上写着大大的“云南”两个字。

淳朴的通山人民知道这是国家派来的医疗队,是来帮助他们的。他们很想做点什么,很想表达一下自己的感情。在云南医疗队进驻通山的当晚,有人悄悄的在房间门口放了几箱牛奶。什么也没留下。虽然医疗队后勤保障充分,什么都不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喝着这几箱牛奶觉得心里暖暖的。随着疫情的进展,许多人隔离在家。从电视上从新媒体当中,他们知道了云南医疗队在这里的工作状况,我想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想表达些什么。随着疫情的控制,病例数一天天的减少,通山县变成了低风险地区,人们逐步有序的复工复产。有些人走出了家门,他们做的第1件事儿就是来到医疗队驻地,给医疗队送上自己一点小小的心意。这周三,有个快递小哥搬了两箱苹果和10斤热干面到医院门诊,让一定要转交给云南过来援助的医生护士,代他说一句:你们辛苦了。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却怎么也不肯说。今天中午又有一个不知名的小哥,搬了鸡蛋和杀好的鸡到酒店前台,等医疗队队长追到楼下,小哥早已匆匆的走了,甚至连话都没说一句。

谢谢你们,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但是我知道你们都叫通山人。

窦学萍:病房里的一束暖光



窦学萍,彞族,是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的护士,护师。她给我讲了几个暖心故事。

这病房住的是一对夫妻,三十多岁。2月21日上午,天气阴沉沉的,病房里面的灯光有点儿暗,打针看得不是很清楚。那个丈夫看到我给他妻子打针时在找血管,他可能觉得不太好找,就用手机给我打光,还轻轻地问:这样能不能看得更清楚一点?我说其实我可以看得到,他还是坚持,他说这样更好看一点。打针的过程中,他一直跟我说:谢谢,很麻烦,你们很辛苦。我觉得我特别开心,也很感动。这对夫妻我也不知道名字,就是特别配合我们的治疗。平常绝不麻烦我们,能自己做的就尽量自己做,我们平常发药啊,他们都特别配合。丈夫出院的时候,还隔着窗户对住在隔壁病房里的哥哥一家打招呼,他告诉他哥哥:我恢复了,你也不要担心。

最初那几天上班的时候,刚好在生理期有反应,跟我一起上班的那个通山县医院的护士问我怎么了,我说我有点想吐,她一开始问我能不能坚持,当我肚子疼得厉害时,她直接告诉护士长找人来替换我。通山县医院的医护很照顾我们的感受,在工作生活上都给了很大的帮助和鼓励,大家聊天也很愉快。他们更多的理解使我们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很开心在通山县医院工作的这段时间!

有位奶奶有个两岁的孙子也住在我们医院,得知她的孙子也是我们护理过,已经出院了,她拉着我的手一直说谢谢!她说你们大老远从云南来特别不容易。每次我进去打针或者换针水送饭,她都把头埋着,或撇过头,说她这是传染病,怕传染给我,我进病房她就捂住口鼻。我告诉她,我们穿着防护服,她不用这样,可她不听。这些病人真是太令我感动了。

吴丽梅:与温暖相伴



吴丽梅,白族,大理大学第一附离医院危重症护理主管护师,护士长。

她在日记中写道:2月27日,是我们来到通山县的第15天,轮到我值夜班。一起搭班的是通山县医院的两个老师:外四科的王丽华和外三科的舒冬来。

凌晨一点钟的通山,沉睡在梦里 ,昏暗的灯光,照亮着清冷的街道。我们三个人相约从住的酒店出发,刚出门,王老师就特意叮嘱我要多穿点衣服,通山的夜里很冷,容易着凉。我顿时心里暖暖的。我们和往常一样,边走边聊,前行的脚步更加坚定,到医院的距离也感觉变短了。

今天的夜班我跟王老师在同一层楼,她在西病区,我在东病区,这个病区也是我第一天接手。接班后王老师担心我不熟悉病区,主动过来看看我这边有没有特殊病人及是否有特殊治疗,她把病区布局、物品放置的位置和注意事项详细的给我讲了一遍,在我弄明白后,我们各自在病区忙碌着,王老师还是担心我会不会不熟悉,之后还不时的跑过来看看是否有需要帮助的。早晨七点是测量生命体征和采血的时间,她测量完生命体征后,就立即来帮助我一起采血,我们相互鼓励,相互加油,让今天的采血十分顺利。采完血后,得知我病区有两个幼儿,都由家长陪护,还细心地叮嘱我,家长早餐也要发放,不要遗漏。

在闲聊过程中,得知王老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在2月初就开始来医院上班了,两个孩子都是托付给老人照顾,虽然与孩子们同在通山却不能相见,她说:“每天孩子们跟她视频,都说特别想她,每次视频她都要泪流满面”。她还说:“你从云南来到通山,肯定比我更想孩子,要记着每天和孩子视频啊!来到通山,通山就是你的家,我们就是你们的亲人,你们要保护好自己,我们携手共同努力,早日战胜了疫情,到时候一起回家看孩子”。

我与王老师是一面之交,第一次搭班,短短的话语中,我看到她细心而真诚的关怀,能感受到通山人民的热情与温暖。

每天总有这样一群人, 午夜时分结伴而行, 她们用脚步丈量着前行的路,用行动诠释着使命与担当,你我结伴而行,彼此照应,相互温暖,云南通山一家亲,真爱永相随,已是春寒消散时,百花齐放不远处。

史利民:温馨的生日祝福



史利民,汉族,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科医生,副教授。

在通山医护群里中,记者了解到一个细心暖心的故事。自2020年1月27日云南医疗队进驻通山县人民医院以来,滇鄂两地的医务人员携手并肩,顽强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2020年2月24日,是通山县人民医院夏海滨主任和阮欢主任夫妇的爱女——阮钒峻17岁的生日。自疫情暴发以来,夫妇俩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把今年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爱女钒峻交给母亲照看。疫情紧急,工作繁重,夫妇俩脱不开身去为女儿祝贺生日,正在发愁。这一幕,被史利民看在眼里。他深知:高考前的这个生日,对女儿来讲,有多么重要!他写好了一张特别的生日贺卡,连带一个166元的生日微信红包,请夏海滨主任和阮欢主任,隔空转给他们的爱女,鼓励她静心复习,积蓄力量,扬长补短,顺利过关!阮钒峻同学收到这份来自彩云之南、饱含祝福深情的特殊生日礼物后,非常高兴!表示要在高考考场上像她的父母一样,意志坚定,攻坚克难,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顺利过关!

记者:孔帆升

来源:云上通山

(责任编辑:王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