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处吴头楚尾,地如其名,“通通是山”。
大山的子民自古仰食红薯。他们将红薯粉运用至极致,制作的美食花样百出,包坨就是其中的翘楚,有墨客骚人称之为“红薯幻化的精灵”。
据说,通山包坨已有数百年历史。每逢佳节,家家户户的餐桌都少不了这道传统美食。然而由于技术原因,这道美食一直被深藏于大山。
现在,这道美食终于能够走出大山,让山外的人一饱口福了。4月29日,记者前往通山探寻得知,那个将包坨带出通山的人,人称“包坨姐”。
小小包坨,多少大山人的乡愁
包坨姐名叫万咏,原本是宜昌人。因公婆老家在通山,她对包坨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愫。“我第一次以准儿媳身份见他们时,他们就特地做了包坨招待我。”万咏告诉记者,在通山习俗中,每逢过年过节、平时招待贵客才做包坨。
公公去世时,曾留有遗愿,希望儿子儿媳能为老家通山做点事情。而那个小小的包坨,一直是离开通山老家60多年的公公心中的乡愁。退休后,万咏和丈夫将目光留在了包坨上——数百年来,包坨仅在通山一隅流传。它能否像武汉热干面、荆州锅盔、西安肉夹馍那样全国闻名呢?万咏决定将包坨带出大山,擦亮通山品牌。
回顾自己当时的决定,万咏自嘲地说:“真是不知者无畏。”原来,看似普通的包坨,制作起来并非那么容易。
首先,食材讲究。红薯要新鲜,放久了容易糖化,影响出粉率;馅料要丰富,包括肉类、油干、粉丝、萝卜、竹笋、香菇、花生等8种馅料,所以有“一味传百年,满腹藏八珍”的说法。
其次,揉粉有讲究,水量一定要适中,水多了加粉,皮缺乏韧性,水少了皮硬,缺乏口感。
第三,工序繁多。从红薯到红薯粉,至少要经过清洗、磨浆、过滤、沉淀等十余道工序,100斤红薯只能做出十几斤红薯粉。
而到了包包坨这一步,更非普通人所能。采访中,万咏向记者展示,捏上一团揉好的薯粉皮料,双手掌揉搓圆,两拇指陷入圆内,其他指头配合拇指将圆砣捏成碗状或罐状,然后放进肉馅,最后将包坨皮收拢。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规模生产,自行研制量产机器
2016年,万咏注册成立通山九宫乡人特色食品有限公司。
虽然从来没有涉足过食品生产行业,但是,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万咏用认真的工作态度来弥补自己工作经验的不足,为了得到品相、口感、味道等方面都令人满意的包坨,她不断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加以改进,她对产品质量严格到了苛刻的地步。她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旦发现产品有瑕疵,她就毫不犹豫丢弃。两年来,用以试验的食品原料数以吨计。
传统小吃要想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必须依靠现代化的生产线。“几百年来包坨都是人工手做,想用机器生产是不是异想天开?”在质疑声中,万咏夫妇和食品机械生产企业多次沟通,将类似的食品机械改造成能够制作包坨的机器。
经过数月钻研试验,一条崭新的包坨生产线上线,从食材入库、清洗、切丁、上机等全程机械化,生产速度令人咂舌。原来一人一天的产量,机器只需几分钟就轻易完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万咏和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九宫乡人的包坨好评如潮,在2017年和2018年连续夺得“咸宁特色美食八大碗”和“咸宁十大特色名菜”金奖,并且入选了《中国楚菜大典》。
逆境求变,年纪最大的网红
背景板、三脚架、补光灯、话筒……记者注意到,万咏的接待室俨然一个网红直播间。
原来,为了扩宽包坨销路,她最近恶补直播知识,还参加阿里巴巴组织的电商培训,“参加培训的都是年轻人,我年龄最大。”昨天,她刚拿到培训结业证书。
在往年,春节前后都是餐饮业的黄金时期,今年却因为疫情一片冷清。为了逆境求变,万咏自己做起了网红,直播带货,“直播这种方式能让顾客更有体验感,还能看到生产过程,这是一种很好的模式。”(记者 刘冬莉 通讯员 徐世聪)
来源:楚天都市报
(编辑 彭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