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绣出脱贫新生活

○通讯员 徐世聪 严倩

“平常在家就是带孩子,现在有机会学习一门手艺,挺好的……”7月23日,通山县大路乡新桥冯村2组村民鲁桂萍说道。当天在全县2020年首期“巧山姑”手工刺绣培训班上,鲁桂萍听得仔细,学得认真。

鲁桂萍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今年39岁,丈夫在外开货车,妻子在家操持家庭,照顾3个儿女,属于典型的贫困留守妇女。跟她一样,当天有50余名镇村留守妇女,争当新时代“巧山姑”,学习手工刺绣技艺。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刺绣已在通山民间盛行,为当地妇女所擅长,针线活的好坏,已成为衡量姑娘们贤良与才德的重要标准,一般待字闺中的女孩子,十六七岁便能绣出精美可爱的成套嫁妆。

通山是打工大县,农村留守妇女较多,针对于此,县妇联和人社部门主动作为,开办“巧山姑”刺绣培训班,引导、带动广大留守妇女学习、投身刺绣创作,帮助她们习得一技之长,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

“帮助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一环。”县妇联主席张丹说,去年来,通山妇联联合人社局,创立“巧山姑”劳动培训品牌,并邀请省级非遗项目(大冶刺绣)第五代传承人刘小红团队现场授课,手把手教授刺绣基本技能。同时,县妇联还与该团队达成协议,以订单形式回收合格刺绣半成品和成品。

“去年,我们举办了两期手工刺绣培训班,参训的留守妇女有80余名。”县妇联副主席吴美玉介绍,石门村还开设了“石门秀坊”,6个培训合格的学员绣的作品,不仅实现回收变现,还受到进村旅游顾客的青睐。去年来,该县培训合格的“巧山姑”接到了刘小红团队3批订单,订单额逾万元,实现了手工刺绣市场化运作。

“没想到绣的作品还能变现,这给了我巨大的鼓励。”石门村90后“绣娘”焦梦欣喜道。去年,在家赋闲带娃的焦梦参加了村里两期刺绣培训班,经过刻苦练习,掌握了基本技巧,现可独立完成刺绣初级作品。“以前在家无所事事,现在一边带娃,一边刺绣,日子过得越来越充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