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通山报道:这里山清水秀,树木葱茏,生态环境绿色优美;这里村民勤劳,作物兴盛,产业基地多点开花;这里村居秀美,村湾洁净,产业兴旺生活幸福……炎炎烈日,走进通山杨芳林乡,感受到了产业发展的热度,精准扶贫的力度,乡村振兴的速度。
杨芳林乡地处幕阜山深处,是1998年通山县乡镇机构改革中唯一未被撤并的乡。该乡山川秀美,溪流纵横,林木青茂,资源丰富。但是长久以来,因为交通、信息等瓶颈,导致村湾发展后劲不足,群众脱贫无门等现象。2014年,该乡有3个村评定为贫困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616户5337人。
“尽最大努力发展脱贫产业,增强贫困村的发展活力和贫困户的造血能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脱贫奔小康的胜势。”杨芳林乡党委书记熊美萍代表乡党委一班人发出了铿锵誓言。
在郭家岭村辣椒基地,只见一摞摞,一厢厢的辣椒苗,碧绿成片,长势良好,已经有青椒、朝天椒挂在枝头,看起来生机勃勃。“这以前是一片撂荒的荒地,我们发动40户村民把这130亩荒地集中连片流转给老板开发,实现了资源再利用。”8月3日,郭家岭村支部书记金国平介绍。
这片辣椒基地每亩每年付给农民土地流转金180元,对年纪偏大的贫困户,在辣椒基地务工每人每天可有120元务工费用,一块土地两份收入,有力地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当天中午,在该村白茶基地生活区看到,30余个村民从基地上务工归来,正准备开饭。“我在这个基地做工已经有3年,老板每天给我们现金结算工钱,一天一百元,在这里务工还管中餐,挺好的。”杨芳林村贫困户梁良代高兴地说。
郭家岭村白茶基地是从上海引进的重点项目,基地面积约1500亩,以种植白茶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多,投入大,周期长,从开垦、种植、管理、采茶每一个环节,农忙时,每天都有近百名村民进山务工,既解决了大量的闲置劳力,又让村民增加了收入。
走进竹林风生态园,仿佛走进了一座现代化的农业庄园。这里茂林修竹,鸡鸭欢鸣,水果飘香,鱼儿鲜美,可谓是一处深藏在大山里的“世外桃源”。
“我们这里有16户贫困户长期务工,平均月工资2700元。”竹林风生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永明说。该公司规划面积10000亩,计划投资2.5亿元,主打田园采摘观光旅游,并实行自给自足的精品农业种植模式,现已开辟200亩苗木基地,栽植竹子、桂花、红豆杉等13万余株,已建成3公里水果长廊,150亩中药材基地,该公司每年可吸收150余户贫困户务工增收,为全乡产业脱贫树立了典范。
“我们利用‘能人’产业效应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利用一切条件,建车间,建基地,建农场,不断提升贫困户产业脱贫潜力,变‘输血’为‘造血’,变‘治标’为‘治本’,注重提升产业扶贫的可持续性,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长期致富。2019年,我村人均纯收入达4000元以上,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 郭家岭村驻村第一书记程正龙说。
“幕阜山水与绿色产业相融,生态环境与乡村发展共生。”三年来,杨芳林乡建立起大大小小的产业基地68个,涉及特色种植养殖,休闲观光、农旅结合等方向,共吸收、挂靠5000余村民发展增收,其中贫困户约2000余人,2019年,杨芳林乡3个村全部脱贫摘帽,为幕阜山片区脱贫攻坚贡献了“杨芳力量”。( 特约记者 孔帆升 徐世聪 龙行善 )
(编辑:谭茜 编审: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