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易地搬出新生活

咸宁日报全媒体特约记者 王能朗 通讯员 吴忠发

连日来,笔者走进通山县洪港、大路、闯王、大畈等12个乡镇易地搬迁的集中安置点,只见各家摆放着彩电、冰箱、洗衣机,门前花坛栽着桂花树、月季,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家常,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大畈镇官塘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有易地搬迁户82家297人,他们居住的房屋宽敞明亮、卫生条件良好,安置点配套设施齐全,像县城社区一样。村民谭慧娟于2018年初住进易地搬迁的新房后,感觉生活发生了大变样。之前,她一家人挤在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危房中,漏雨、潮湿且不卫生。

“党的恩情说不完!”85岁的阮世龙是原官塘村8组人,以前住在不到50平方米的泥巴房中,拥挤且不安全。搬至安置点后,分得120平方米南北通透的房子,感觉很舒心。

闯王镇地处九宫山脚下,全镇1376户贫困户、4245个贫困人口,都居住在沿河傍港的山垅中。为了改变山里人贫困落后的生活环境,该镇利用易地搬迁项目资金,为全镇122家特困户和无房户建集中安置点6个,安置122户379人,让这些贫困户结束居茅屋、住土坯房的历史。82岁的徐爱想说:“共产党真好!特困群众无房住,政府支助建新居!”

贫困群众无住房的问题解决了,如何让他们安居乐业?通山县借助“扶贫贷”,办“扶贫车间”,以能人和产业带动的方式,使易地搬迁户“搬得出、住得好、能致富”。

大畈镇积极与通山荣浩电子厂和深圳永钜电子联系,成功引进两家扶贫车间,并建于易地扶贫搬迁点旁边,让320多个易地搬迁群众到该车间上班。

闯王镇大源村村民梁志,全家5口人,过去每年单靠砍点竹木、茅杆卖给竹木加工厂和纸厂维持生计,家庭生活极为困难。2017年2月初,他全家搬进镇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后,通山农商行宝石支行给他发放扶贫贷6万元,让他购买66只山羊喂养,家庭养蜂40箱,当年收入2.5万元。

洪港镇三源村贫困户叶祥木易地搬迁到三源集中安置点后,与安置点群众争取政府产业帮扶资金18万元,联合创办瓜篓基地60亩,年收入3万元。

到目前,通山县4200户12646名贫困群众实现“住新居、换新业”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