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一针一线,编织着通山这群“绣娘”的新生活...


细细的银针在绣娘的手中上下翻飞

彩色的丝线跟随着针脚回环往复

渐渐的

一株幽兰俏生生地在丝绢上绽放

似有暗香隐隐而来

刺绣

这个在中国传承千年的技艺

如今仍然历久不衰

在咸宁通山南林桥镇的石门村

就有一对姐妹花

用一针一线编织着生活

编织着梦想

姐姐焦丽娟今年32岁,爽朗活泼;妹妹焦梦26岁,温柔绣丽。姐妹俩都是从大路乡嫁到石门村来的,学做刺绣之前,焦丽娟在村里经营美容院,焦梦则是一名幼师。

去年的一次培训,让姐妹俩的生活悄然发生了改变。

结  缘

去年8月,通山县“巧山姑”手工技能培训项目启动暨刺绣培训开班仪式在南林桥镇石门村举行,3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参加了培训,焦丽娟姐妹就在其中。

小时候经常看到妈妈做刺绣。”焦丽娟说,母亲有一双巧手,总是拿着针线,绣出一朵朵艳丽的花,让普普通通的鞋底或肚兜有了光彩。母亲绣花的身影,是她童年的美好记忆。

也许是这份美好回忆,也许是对刺绣艺术的憧憬,焦丽娟在培训班学习格外认真。她说:“没想到我这个连钉扣子都不会的人,竟然坚持上完了培训班,还成了一名绣娘。”

焦丽娟姐妹感觉一次培训学得不够,在当地妇联的支持下,她们又参加了县城的第二次培训。每天起早贪黑去上课,虽然辛苦,但姐妹俩手艺进步很快。第二次培训结束后,焦丽娟在自家一楼和几个一起培训的姐妹办了一间“石门绣坊”,在妇联的牵线搭桥下,与大冶刘小红刺绣艺术文化有限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接起了刺绣订单。市妇联还为绣坊捐赠了绣架,改善了硬件条件

收  获

“还记得我们接的第一笔订单,500多件绣品,5000元钱。”焦丽娟说,钱虽然不多,但都是自己一针一线挣来的

“我妹妹是我们几个里面绣得最快最好的,她拿的工资也最高。”在姐姐眼里,妹妹焦梦是个心灵手巧、善良坚韧的绣娘。

焦梦丈夫患有尿毒症,换过一个肾。夫妻俩相识于年少,因为爱情,焦梦义无反顾地嫁到石门村。焦梦丈夫需要长期吃排异药物,虽然有国家政策兜底,但仍有不小的开支。

“以前在村里当幼儿园老师,现在在家做刺绣,挣得不比当幼师少,还能陪陪孩子,帮帮家里,最重要的是,觉得自己有了一份事业,实现了自我价值。”焦梦说,每当拿起绣花针,沉浸在一针一线之中,总会忘记时间的流逝,过得特别充实。

与姐妹俩同期培训出来的绣娘徐亚伟,也认为刺绣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徐亚伟为了照顾孩子,特地辞了外地的工作回来,成了一名留守妇女。“以前带孩子闲着没事,有时候打打牌逛逛街。现在对刺绣非常感兴趣,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一个个作品,这感觉很好。”徐亚伟说。

不仅自己做,石门绣坊还带着村里的女性做。疫情期间,焦丽娟就收了个徒弟。在外务工的徐亚娟因疫情留在村里,在焦丽娟的带动下学起了刺绣,短短几个月进步飞速,她如今留在了村里,已经开始承接订单

梦  想

“绣品很美,所以我们珍视每一份订单。绣之前洗净双手,涂抹护手霜,就是怕弄脏了绣品,磨坏了丝线。”在绣娘们的眼里,刺绣不仅仅是一门挣钱的手艺,也是一门艺术,丰富了她们的精神世界,承载了他们的梦想。

焦丽娟还记得,她们参观刺绣展览馆时,被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所震撼。“那是真正的艺术品,我们也想有一天能创作出那样的作品。”焦丽娟说。

绣花是慢工细活,有时一件绣品要绣上几天,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曾经有一个做喜扇的订单,一把扇子绣了三天才完成,看到成品,焦丽娟特别有成就感。她想象着出阁的女儿拿着喜扇的情形。“我一直觉得,母亲从女儿出生起,就为她绣绣品攒嫁妆,是一件特别温馨浪漫的事情。”焦丽娟说,以后,她也要为自己的女儿绣这么一把扇子。

在耳濡目染之下,焦丽娟和焦梦的女儿,小小年纪也对刺绣产生了兴趣。焦梦的女儿常常趴在绣台上看妈妈绣花,有时也拿着绣花针有模有样的模仿妈妈。

焦丽娟希望,未来女儿能够学习美术设计,弥补她的短板,母女俩一起把刺绣传承下去。因为关于刺绣,她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为石门村设计制作刺绣工艺纪念品。“石门村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美丽的古村落,希望做出带有石门特色的工艺绣品,让每一个来的客人流连忘返。”焦丽娟说。

通山刺绣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刺绣已在通山民间盛行,为当地妇女所擅长。

通山是打工大县,农村留守妇女较多。为了让农村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咸宁市妇联积极争取湖北省妇联楚凤启航公益项目的支持,引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冶刺绣技艺,并将项目纳入市级妇女公益服务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在通山、崇阳等地先后组织举办手工刺绣技能培训,已有近200名妇女参与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