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通山一批能人返乡,盘活闲置资源、助力乡村发展

8月17日,通山县大路乡寺下村一才公农垦园综合开发项目现场,项目负责人阚娟正在查看项目推进情况。

一才公农垦园项目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规划用地1500余亩,设有露天种植区、大棚区、生产加工区等八大板块,着力打造一个自产自销、专供放心食材的生产基地。

“项目由王雪武先生所投资,主要目的在于带动家乡发展。”阚娟说,回馈家乡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阚娟口中的王雪武是寺下村16组人,家有四兄妹,早年间条件较为艰苦,为了改变命运,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外出打拼。如今,他在青海西宁成就了一番事业,且心中始终牢记家乡的养育和朋友的帮助。

“其实我一开始推荐在咸安向阳湖开发项目,但他坚决要回家乡。”阚娟说。

早期,阚娟带着团队去向阳湖考察,各方政策、条件都比较好,十分适合项目的发展。“回来做项目就是帮助家乡发展,假如项目不建在家乡,那还有什么意义。”王雪武决心将项目带回家乡。

2018年,王雪武主动找到乡政府表明意愿,当年项目正式启动。“已经流转500亩闲置土地,补贴金额在乡内最高,并且工人全是当地村民。”阚娟说,项目建设至今,除一名技术总工外,所有工人都是当地人。

据悉,该项目已带动30人稳定就业,全部建成后可带动100余人。

蜿蜒的水泥路盘山而上,进入通羊镇赤城水果观光园内,郁郁葱葱的果树遍布山头。

赤城水果观光采摘园规划面积1500亩,总投资6000万元,种植桑葚、杨梅、黄桃等果树30余万棵,是当地人胡庆军所开发建设。

“别看现在这里郁郁葱葱,原来可是被火烧毁的荒山。”胡庆军说,采摘园区用地属于村里共有,早期种有油茶等树木,但因发生火灾变成了荒山。在外务工的他发现后,觉得十分痛心,决定承包荒山,带着乡亲们共同发展。

2017年,胡庆军与村干部协商,由他承包山头,每年给付土地租金,同时成立种养殖合作社,实行入股分红制,带动更多村民发家致富。此外还优先聘用生活困难村民务工,让他们实现就业增收。

据悉,采摘园每年除分红外,还为村民发放工资40余万元。

通山乡村资源十分丰富,但因领头人才的缺失,许多资源无法被“活用、用活”,进而导致不少资源闲置于村。为了盘活闲置资源,该县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发展,带企业进村、带项目回村,助力乡村发展。同时,该县积极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切实提升村民创业和就业带动能力,推动乡村快速发展。

目前,燕厦乡金坑村卢晓芳、通羊镇泉港村许善斗、慈口乡大竹村谭斌等一批事业有成人士忙着为家乡发展而奋斗。(特约记者 文虎 通讯员 焦阳)

来源: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