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村坐落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九宫山下,属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辖。
中港村始建于明代初期,四周翠竹环绕,沟壑纵横、坡陡山峭,古代居民就山取材,利用当地楠竹资源和充沛的山溪水为动能,造碾场加工羊山纸出卖,维持生计,每年出卖楠竹和竹笋收入也相当可观。
中港村四周数千亩翠竹环抱,有“九宫竹海”之誉。全村5个自然湾,大多分布在河谷两边,依山而建,门前流泉,背靠青山,其中古民居周家大屋保存最为完整完好。
中港村四面环山,三面环水。门前鸳鸯水,水边笔架山形如笔架;背靠青龙山,青龙吐珠珠生辉。周家大屋南侧就是百丈悬崖,著名书法家王士杰书写“九宫揽胜”四个大字,让游客莫不叹为观止。
通山古属三苗之地,大多数姓氏都是从外地迁徙而来,中港村五大姓氏也不例外。现以周家大屋周姓为例,其迁徙过程是: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周瑜是庐江舒县人,36岁英年早逝后,儿子周胤迁居于江西庐陵,之后瑜公第36代后裔寿可公(一世祖)于南宋祥兴年间,自江西辽田始迁居通山六都官堰庄,寿可公第四子文泰公(二世祖)于元泰定元年(1324)甲子又由官堰分居墙背,文泰公之后添习公(七世组)于明正统四年(1440)已未由墙背迁居至上周南岸,添习公之后永丰公(十七世祖)遂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戊子携子派五公迁入中西港,建周家大屋定居。
周家大屋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青石、青砖、青瓦、青木构建而成,距今已有250多年历史。周家大屋宛如一座迷宫,占地4400平方米,内建祖祠、会客房、厅堂、厢房、阁楼(闺房)、书堂、厨房等136间,天井48个。大屋内以祖官吏为轴心,分秀、丁、财三大派房,派五公长子主特家计,居中为秀门(祖祠),老二居右为财门(南侧),老三居左边为丁门(北侧),三大派房各分大门出入,相对独立,但各自关闭大门,三个派房又家家相连,户户相随,整座大屋浑然一体,足不出大门便能走达136间任何一间。
祖祠是族人祭祀祖宗的场所,由长房主持,上堂对联:祖德昭垂万代昌隆,濂溪渊源清堂秀;宗功显赫三房兴旺,细柳繁枝满庭芳。联文中濂溪当是北宋学士周氏先人周敦颐,细柳则是汉朝名将官至太尉的周亚夫。
祠内一进三重,二个天井,两侧都有耳门与两边房间相通。大堂额顶或侧顶分别挂着皇上或达官赐予的匾额,相传有12块,现仅存2块,上堂则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牌位,最上方是大屋开山鼻祖派五公夫妇雕像,平日里香烟缭绕,香火不断。
在祖祠前方南侧有两间相对独立突出,但又和大屋连为一体的房间叫会客房。来客或外人一般是不得随便进出大门的,会客房待茶,说明情况,才由周氏家人带进入大门。
中港村是一片寂静的避世之处,云密雾绕,幽谷纵横,流泉飞瀑、竹涛萧萧,虫鸣鸟唱。多年来,来中港观光旅游度假的游客,众多景致让他们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