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侍郎朱廷立
◎文忠
通山处处是山,通山人偏又爱爬山,紧临山城之南的凤池山,风光秀丽,是爬山健身的好去处。山中尚存会仙崖,贺仙崖古迹,崖下有洞,今呼侍郎洞,通明如屋,冬暖夏凉。相传邑人朱侍郎早年于此洞中秉烛达旦,通览经史。晚年归隐,情恋此洞,题为“两崖书院”,并有感于早年受学于王阳明,于其上建“炯然亭”,闭门著述,赋诗、讲经、论学不辍。由此,通山人于爬山健身之余,追思先贤,见贤思齐,不一悦乎?
朱侍郎(1492年-1566年)名廷立,字子礼,号两崖,通山县通羊镇朱家垅人,侍郎是其官名。早年受学于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王阳明,登嘉靖二年(1523年)姚涞榜进士,其为学博大精深,性格温醇豁达,处世以古道自律,进退有度。
朱廷立为官三十余载,爱民礼士,政绩卓著,颇顺民心,并多次获得朝廷褒奖。又因其学识渊博,治世述著也独具见解,成为济世良方。
嘉靖二年,朱廷立而立之年,中进士后初任广东省诸暨县知事。诸暨人健讼,其中不乏无端挑事者,朱廷立为息此风,作《讼诫》勒于石上,由是民皆罢讼。却置鼓于狱中,囚犯如有苦怨,可击鼓明情。
诸暨县农田水利设施荒废,河渠排水不畅,朱廷立经过走访了解后,又作《海塘议》,大力加强诸暨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兴修渠堰,加固堤埂,疏通河道,一改诸暨农事晴旱雨涝的不利局面,百姓乐享丰年。
朱廷立又将浣江之东因废置而被豪门大族占据的“接官亭”严令收回,建亭三间,改亭名曰“观稼亭”。人问:何改名“观稼”?答曰:诚望治诸暨者能注意农事,关注民间疾苦,故以“观稼”易亭名也。
大教育家王阳明的著作里记录了朱廷立初为政时,勤政勤学,炯然悟道的生动经历:
子礼为诸暨宰,问政,阳明子与之言学而不及政,子礼退而省其身,三月而政举,叹曰:“吾乃今知学可以为政也”。一日,又见而问学,阳明子与之言政而不及学,子礼退而修其职,期年而民化行,叹曰:“吾乃今知政之可以为学也”!他日,又见而问政与学之要,阳明子与之言“明德”、“亲民”,子礼退而求至善之说,炯然悟道,曰:“吾乃今知学所以为政,而政所以为学,皆不外乎良知焉”。
朱廷立治理诸暨四年,当地民生大为改善,百姓安居乐业。离任时,百姓感恩戴德,不忍其去,建生祠供祀,当朝一品大学士、少傅谢迁亲自作记,以褒扬其功绩。
嘉靖六年(1527年),朱廷立升任河南道监察御史,两年后总揽两淮盐政。期间,朱廷立一面全面清理两淮地区盐政事务,一面博考古今盐制,呕心沥血,著述《盐政志》朱廷立将盐政分作七大部分:出产、建立、制度、制诏、疏议、盐官、禁令,这些内容对当时盐政管理起到了重大指导作用,至今仍有其借鉴意义。当朝重臣周瑯,唐龙给予《盐政志》极高评价:“自警有《九诫》,修法有《五事》,戢奸有《十五要》,训商有《九令》,皆可述也。上下数千年炳若指掌,岂唯昭古今之制哉!嘉靖皇帝感其勤勉,特赐玺书“功勤可嘉”。
嘉靖十年(1531年),朱廷立出任四川督抚。任内亲临现场,督众疏理川江河道,兴修水利,加固江堤。随后,四川土裔作乱,朱廷立一介文儒,泰然自若,指挥将士力战不退。平乱后,朝廷嘉其忠勇,钦赐金币,以褒其功。朱廷立则多分赐与平乱将士,无人不感其恩。
嘉靖十四年(1535年),朝廷起用朱廷立为京辅学政。任内,朱廷立大力倡兴儒学,精鉴贤能,秉道抗衷,蓄德纳善,明已疏室,不骄不亢,不随不靡,和敬相须,砺行贞度,节量并宣。一时京辅之士人学子,莫不称道 ,敬呼其为“朱夫子”。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朱廷立升大理寺少卿,不久升工部右侍郎,转礼部右侍郎。任职期间,上疏慷慨陈言,慎刑名,清吏习,正士风。一时间士风吏习焕然一新。二年后,遭权贵妒忌,朱廷立审时度势,谢事归隐,纵情于山水林泉之乐。
朱侍郎一生,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归隐闲居,热心关注通邑文化、公益事业,并积极参与家乡文化,公益事业的建设。
通津桥(今南门桥),自古为通邑交通要路,为元代工部侍郎邢仲发捐资始建。明正德六年(1511年)夏,风雨大作,山洪暴涨,桥遂冲毁,过往行人莫不惊叹,竟有泣下者:“安得复见此桥也?”
通邑石航人唐玉倡捐重建,当时弱冠之年朱廷立极力响应,并全心全意协助唐玉从事建桥各项具体事务。在朱廷立亲笔撰写的《通津桥记》中,道出了倡捐的不易:“从议者十余人,率畏难,相望去”。随即又道尽了募捐的艰辛:“募则冲寒冒暑,遍历深山长谷,望人之门而再拜焉,主人出又再拜焉,道其故。主人如有难色,又再拜焉,申其情。由是人感之,各出资以应,计所募资千金矣。”大桥一年后竣工,朱廷立重负尽释,欣然叙道:“事之成也,存乎其人,人亦存乎其志哉。志之所向,众难之,弗听;穷历险涉,弗劳;屈意下气,弗耻。志笃于善也,事是以成。”
通邑学宫,位于县暑右旁,为通邑士人学子求学之所,洪武年间,知县任昂始建。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朱建立以少卿衔乞疏归养老母,家居期间,见学宫废弛,不忍“学师借居民间,生徒来即去之”,遂倡议“各量力捐资,新我学宫,共成厥美。”并率先捐资百余金。在朱廷立的倡导下,各级官绅、士人兮贤纷纷捐献。三年功成,朱廷立感慨之余,欣然作记:“廷立愚琐,偶为吾党先驱,根本之地,义无容辞,奚劳迹也。乃若诸乡耆士,则何与哉,一旦闻义而捐资,其美不可以无书。”
洞渊观,位于县暑西旁,又名玄天观,为通邑岁时令节祝圣习仪之所。观院背靠罗卜山麓, 桃林遍布,有清泉自石窦泻出,绕观曲折而下流。桃花盛开时节,洞渊观自然而然成为通邑骚人雅士相聚吟唱的风雅之处。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年过古稀的朱廷立又捐金倡修洞渊观殿宇。工程开工后,朱廷立亲到现场把关督修。然工程未竟,朱廷立积劳成疾,于翌年辞世。桥未成而身先死,憾乎!
朱廷立热爱通邑,热爱通邑山山水水,并把一腔热情凝铸于笔尖,尽情讴歌家乡的山水,田野风光。朱公一生诗文著述颇丰,政论著作《盐政志》,《马政志》,收录于《四库全书》,并有《家礼节要》,《清朝疏草》,诗文《两崖集》流传后世。通邑之内,多处留下了朱侍郎遗迹遗诗。观赏朱公诗文,其渊博学识,豁达胸怀,对山水钟爱之情,跃然纸上,久久难以忘怀。
县暑前拥翠萍山,后枕罗卜山,暑后有清泉流出,因山麗多桃树,故名桃花泉,历代文人多有吟唱诗作,并镌于石上。朱公题《桃花泉诗》:
泉流混混石粼粼,误入桃源景一新。可是东君命意巧,自兹雅称避秦人。
多宝寺,位于城西白鹤山下,明嘉靖年间朱侍郎建云水间于右边,有额与诗。左边为雨花楼,翰林学士邑人舒宏绪亦有诗。朱侍郎诗:
出郭共留江夏骑,登山偶借老松筇;路斜修竹笼虚阁,风送归云补断峰;学士俸钱缘酒尽, 郎官呤兴为花浓,相逢且向风前醉,明发风烟知几重。
朱侍郎题《洞渊观诗》:山溪通道院,海气接蓬莱,羽客逢人笑,桃泉洗药回,洞深花未见,香满水飘来,留赏旋烹藻,谈玄数举杯,松窗凝玉液,鹤迹印瑶台,养生还淡泊,密意对君开。
朱侍郎题会仙,贺仙二涯诗:岩洞青山里,何年启秘藏?神工无斧凿,物象自文章,龙榻玄功就,棋枰机事忘;天根森欲下,地窍暗通傍。
朱侍郎题《安平寺诗》:醉罢壶杯问太空,上方幽胜迥难同。春风双履十年约, 夜月千峰一经通;总为探奇多傍险,便应挥翰与争雄;相逢何必论兮芋,煮茗焚香思不穷。
朱侍郎题《翠萍寺诗》:古寺多幽胜,寻游思欲飘;山横余万竹,路尽得双桥;云湿衣裳润,林芳鸟雀骄;况有楼居好,琴瑶自可调。
朱侍郎题《杉坑寺》诗:入夜寻名寺,追欢集众贤;佛灯分照席,村酿买辞钱;林暗传花气,山空响石泉;野云留树杪,春服舞风前,旧榻宁须借,高僧共不眠,笑余诸事懒,妙赏一何便。
在县东三里外有一潭,潭中有牛如石,得名石牛谭。牛潭舟唱为通邑著名八景之一,潭北岸又有一景致,水浒悬崖,怪石倒垂,若肝胆状,朱侍郎镌“铜肝铁胆”于石上,其迹今存, 有朱侍郎题《石牛谭诗》。
茅斋旧在南山麓,载酒移舟快病身,经雨汀沙分浅碧,得时花鸟自纤新,铜肝铁胆名应称,银汉仙槎此即真,莫道归来青鬓玫,青山合属白头人。
石航山下,县东五里处(石航村),有一大泉洞,高敞幽深,石门数重,石壁有天狗食月形,并有宋县令名宦蒋之奇诗刻于石上,朱侍郎亦曾游赏过此洞,并留下诗作。
独羡明神宰,风流迥不群,邀宾临古洞,鼓棹出尘氛,潭净兰舟集,滩高野酌分,园禽窥异客,山鬼避雄文,日出浮龙沫,波生荡石纹。
县西南40里有座雨山,因山顶聚云必雨得名,山上有一观音岩古迹。相传宋绍兴年间,居民万俊见云气异常,上岩觅之,见洞内有石磐、石盏、石果、石观音像。智者乐山,朱侍郎归隐不久,闻说此岩,欣然前往。《观音岩记》中,朱侍郎记录下了游山胜景:“青山四抱,如张画幅,钟鸣四山皆响,香烟飘散,轻裹林杪,若轻云之过我,石下泉流淙淙有声。如春来泉盛,瀑流如雪,片片飞溅人衣。随后,游记中写下了观岩感慨:“山川以人为胜,学业不可以不勉!”
朱侍郎归隐后,闲居通邑二十年,除翠萍山麓(今风池山上)两崖书院栖身外,又于九宫山上建一行寓,自题“两崖行窝”,常携乡友雅士,畅游九宫胜境,留下许多传世诗作。
朱侍郎题《九宫山诗》二首:
(一)短屐秋风遍九宫,高登长揽思何穷,云开衡岳怀韩子,山接匡庐望晦翁,宇宙东南多胜境,古今上下几豪雄。行窝卜筑诸贤意,点瑟回琴绕太空。
(二)阗寂何年帝子宫,仙源窈窕杏难穷,道人相识不知信,野鹤飞来是导翁,石屋云关天作险,欧文谢韵世称雄,请看绝顶山何预,一点净云过太空。
朱侍郎题九宫山《石龙观诗》: 疏雨催芳屐,纶巾转石龙,泉倾千斛雪,树撼万山风,元览空三楚,遐登恋九宫,浩歌天已暮,列炬对长松。
朱侍郎题《泉崖喷雪诗》:仙人巧凿苍龙口,喷瀑孤悬何所依,玉液风飘千壑润,雪花光映四时飞,乱峰积翠迷仙迹,异草浮香染客衣,我欲扶筇一相访,真从绝顶濯缨归。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侍郎鞠躬尽瘁,终年七十五岁。为政为学为赤子,立功立德立珍言,朱侍郎无愧为我通邑人世代崇尚之楷模,其德操与精神,足可流芳后世。其子孙多为通邑一时之贤者,其中四子之楫,五子之柱,一门三父子,荣登通山乡贤榜,享誉朝野。
作者简介
陈文忠,笔名文忠,通山湄港人氏。出自四代寒儒之后,秉承祖德,为学虽愚纯,然拙鸟先飞,涉足群书,笔耕不辍。为人忠厚,坚信厚德载物,文以载道,传递正能量。早年浪迹广东,以文交友,不好虚名,萍踪文影,颇受好评。现为李自成文化研究会理事,县作协理事,县地方文化协会理事,原野诗社理事,县诗联成员。往者已矣,来者可追 ,时不我待,岁月如歌。既然寻章摘句田野间,何须躬耕折腰车马前。胸中藏锦绣,妙笔著文章。